維也納的槍聲,不止驚醒了歐洲

亞太日報

text

當地時間11月2日晚,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市中心的槍聲,驚醒了在睡夢中的歐洲。多名槍手在包括一處猶太會堂在內的6處地點開火,至少造成4人死亡(不包括被警方擊斃的1名襲擊者)。奧地利內政部長內哈默表示,目前調查發現1名槍手是“伊斯蘭國”支持者,身上有自動步槍和炸彈等裝備。

這是繼10月16日法國教師帕蒂被疑似伊斯蘭極端分子當街殺害和10月29日法國尼斯教堂遭遇恐怖襲擊以來,歐洲國家在不到一個月時間裏第三次發生由極端分子製造的襲擊事件。在疫情反彈背景下,歐洲安全局勢面臨惡化威脅,歐洲社會與伊斯蘭世界的衝突也可能進一步激化。

歐洲近期恐怖襲擊頻發,顯示疫情衝擊之下歐洲社會正暴露出脆弱的一面。近幾個月來,歐洲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反彈趨勢,此前包括法國、德國和意大利等在內,都已經宣佈重啓相關封鎖措施。此次襲擊發生的時間點,正好是奧地利全國因疫情再度“封國”的前夜。而且,維也納6處地點遭到襲擊,也表明此次襲擊並不是“獨狼式”襲擊,而是有組織、有預謀的大規模襲擊。這無疑暴露出奧地利在防範恐怖襲擊上存在不小的安全漏洞。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認爲,新冠疫情給歐洲社會經濟造成了巨大沖擊,在政府全力應對疫情的背景下,歐洲國家對打擊恐怖主義的重視和投入肯定會受到影響,恐怖分子便趁機興風作浪。

此外,此次襲擊或將進一步放大歐洲與伊斯蘭世界的矛盾衝突。多年來,由於在宗教信仰、言論自由等問題上早已存在認知差異,歐洲和伊斯蘭世界之間累積了不少矛盾。特別是近年來歐洲民粹主義和極右翼勢力崛起,加上極端分子製造的“獨狼式”恐怖襲擊不斷髮生,更是令雙方的緊張情緒長期處於一種極易被激發的狀態。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教師帕蒂遇害事件之後的表態,不但引發了法國與土耳其之間的外交糾紛,更是引發了伊斯蘭世界對法國和歐洲的強烈不滿。在中東乃至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南亞伊斯蘭國家,民衆不但舉行抗議遊行,還掀起了抵制法國產品的行動。崔洪建認爲,近期歐洲與伊斯蘭世界之間的矛盾衝突再度爆發,不排除製造維也納襲擊的恐怖分子有“渾水摸魚”的想法,給當前已經緊張的歐洲和伊斯蘭世界關係“火上澆油”。

追根溯源,帕蒂遇害事件與2015年1月法國《查理週刊》刊發以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爲題材的漫畫密切相關,後者當年曾引發一場導致12人死亡的恐怖襲擊。今年9月,還有兩人在《查理週刊》辦公室附近被刺傷。從這個角度來說,多年來包括法國在內的歐洲國家,一直未能妥善地處理言論自由、世俗主義和宗教紛爭產生的觀念衝突和社會撕裂。

對歐洲來說,在疫情反彈、各國政府注意力都放在防疫事務的當口,恐怖主義勢力擡頭必將對歐洲當前本就艱難的政治和經濟形勢產生嚴重負面影響;對伊斯蘭世界而言,伊斯蘭教及伊斯蘭世界其實才是極端組織及其支持者頻繁製造恐怖襲擊的最大受害者。作爲雙方的最大公約數,打擊恐怖主義應成爲雙方摒棄矛盾、攜手合作的基礎。崔洪建認爲,打擊恐怖主義不僅涉及到政治問題,還涉及到歷史、情感及宗教問題。國際社會有必要重申反對恐怖主義這一共同威脅,更好地管控分歧,防止矛盾進一步激化。

(來源: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