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說一件事「黃了」,意思就是說它完蛋了,沒希望了。
冬季是共享單車的淡季,天氣寒冷,騎車的人數驟降,公司營收受壓。對於資金鏈已經脆弱不堪的小黃車來說,這是一個可怕的惡性循環。
今年,小黃車的負面新聞層出不窮,資金鏈緊張、拖欠員工工資和供應商貨款、大規模裁員、管理層巨變......其實能拖到現在不死已經是奇蹟了。最近兩周,又有多位用戶反映,要退回小黃車的199元按金非常困難,原本按金是「秒退」,現在卻變為15個工作天。
相關報導進一步加劇了用戶的擔心,引發退按金潮,這更讓小黃車雪上加霜。在內地大城市,直觀的感受是,街頭的小黃車比前兩年高峰時期減少了不止一半。而且剩下的車輛也很不好用,經常遇到故障單車,騎行體驗非常差。橫七豎八地堆放在路邊,無人維護和打理。這也難怪了,後續融資跟不上,這麼高的運維成本,資金鏈緊張的小黃車已經無力承擔。
據內地媒體報導,小黃車在國內主要市場的數量大幅減少,例如,上海市場從高峰時期的120萬輛減少至90萬輛,西安市場從高峰期的70萬輛減少至50萬輛。
在小黃車和摩拜單車瘋狂投放車輛的前兩年,他們所謂的「互聯網思維」,就是得用戶者得天下。不管燒多少錢,最重要的是跑馬圈地。這種打法原始、粗放、經營成本居高不下,財務模型非常不健康。
共享單車本來是一個可以賺錢的生意。小黃車成本如果一輛500元,假設騎行一次收費一元,一輛單車每天可以被使用4次,那麼一個月就能有120元收入,4個月就幾乎可以收回硬件成本。而且,別忘了它還有199元的按金。當然,這個算法沒有計算共享單車的高損耗率和運維費用。
正因為看到盈利的潛力,各方投資者才紛紛進軍這個市場,小綠車、小紅車、小藍車爭奇鬥艷,大家都在調侃:「投資人要抓緊時間了,否則顏色不夠用了。」
可惜,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單車們不得不啟動免費騎行模式以吸引用戶。這就看誰的口袋深了。摩拜今年4月及時賣身給美團,得到了續命資金。而OFO因與其股東滴滴產生矛盾無法解決,被滴滴否決了部分重要融資。
11月28日,小黃車創始人戴威發表了一封公開信。他說:「在最困難的時候,我們仍需堅守信念,哪怕是跪著也要活下去,只要活著,我們就有希望!」
話說得很熱血,不過,如果沒有BAT級別的大企業輸血,小黃車只怕就是跪著也活不下去,只能面對自己的至暗時刻了。
撰文:評論員金炎
更多:
相片:i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