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撤軍吵翻天,美國在中東留下“爛攤子”

亞太日報

text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本週或宣佈新的從阿富汗和伊拉克撤軍計劃。CNN稱,五角大樓計劃到2021年1月15日,將駐阿富汗美軍和駐伊拉克美軍的數量從目前的4500人和3000人均削減到2500人規模。不過,特朗普這一決定遭到包括參議院多數黨領袖、共和黨人麥康奈爾、前國防部長埃斯珀等人的強烈反對。

麥康奈爾11月16日稱,美國從這場歷時19年的戰爭中撤軍“爲時尚早”,“會讓那些希望我們受到傷害的人感到高興”,“這將讓人記起1975年美國人恥辱地撤離西貢。”CNN報道稱,特朗普之所以在大選投票之後開除埃斯珀,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埃斯珀反對美國從阿富汗撤軍。《紐約時報》稱,埃斯珀被炒之後,特朗普迅速在五角大樓任命了一批支持其撤軍決定的高級官員。

是否撤軍,並非美國在中東遭遇的唯一困境。諸多互相干擾又凌亂不堪的政治操作,是本屆美國政府中東外交的縮影。中東政策歷來是美國外交政策的重點之一,然而過去三年多時間裏,美國政府不但沒有解決中東的問題,反而是“火上澆油”,留下一堆“爛攤子”。

一方面,美國政府在中東問題上極端偏袒以色列的做法,激化了中東的民族和宗教矛盾。特朗普政府自上任伊始就表現出了對以色列的高度支持。承認耶路撒冷爲以色列首都、將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由特拉維夫遷至耶路撒冷、制定嚴重損害巴勒斯坦利益的所謂“中東和平計劃”……可以說,爲了討好國內基督教福音派力量,特朗普政府在“捍衛”以色列利益上走得比此前歷屆美國政府都要遠。然而,這種高度偏袒以色列的“單邊主義”行爲,並沒能從根本上解決巴以矛盾這一中東核心問題,反而進一步激化了巴勒斯坦與以色列、阿拉伯民族與猶太民族之間的矛盾。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孫德剛認爲,美國並沒有給中東地區帶來和平,對絕對安全的追求反而將美國和以色列置於不安全中。

另一方面,美國政府大搞集團政治,加劇中東安全危機。美國撮合中東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和解背後,打着構建一個反伊朗聯盟的算盤。11月13日至23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開展歐洲和中東訪問行程,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繼續拉攏中東盟友與伊朗展開對抗。此前幾天,美國國務院同意向阿聯酋出售F-35戰鬥機等裝備,打破不向阿拉伯國家出售特定尖端武器的慣例。孫德剛認爲,美國這些舉動將導致伊朗同阿拉伯和以色列之間的結構性矛盾進一步激化,不利於中東國家和伊朗緩和關係。

不管本屆美國政府如何對外宣稱在中東製造了多少“驚喜”,實質上其極具單邊主義色彩的外交政策只能讓中東局勢變得更加不可控。過去三年多時間裏,中東地區的固有矛盾不但沒有得到解決,敘利亞、也門、利比亞等熱點地區局勢反而進一步加劇。孫德剛認爲,美國政府不但沒有解決問題,其大搞集團政治、拒絕提供安全公共產品的做法,反而導致中東地區“人人自危”。

可以說,過去三年多時間裏,美國在中東已經成了“攪局者”。外界擔憂,在本屆美國政府僅剩不多的任期中,爲了給下一任政府“挖坑”“埋雷”,不排除會採取更多行動加劇地區緊張局勢,特別是令伊朗與美國關係更加惡化。孫德剛認爲,世界希望未來美國政府迴歸多邊主義和合作協商框架,但不排除由於本屆政府的一些政策措施,令新政府在未來四年面臨很大挑戰,在一些關鍵問題上恐怕很難取得成果。

(來源: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