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觀察 | 歐洲經濟遇逆風,是新冠疫情造成的?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評論員 董一凡

歲末年初是統計數據和前景展望發佈的井噴期,而有關歐洲經濟的各項指標卻不免令人失望擔憂。先是歐盟統計局公佈了2019年第四季度環比經濟增長數據,歐盟和歐元區分別從第三季度0.3%驟降至0.1%,以大跌眼鏡的成績收官2019。隨後,歐盟委員會發布的《2020年冬季經濟預測》顯示,2019年全年歐盟和歐元區增長率從去年的2.1%和1.9%暴跌至1.5%和1.2%,均爲2014年以來最低值,甚至低於2011-2015年後危機動盪期的平均值。

105056801.jpg

國別來看,歐盟27國中僅有3國未出現增長放緩,德國、法國、意大利後脫歐時代的三巨頭分別爲0.6%、1.2%和0.2%的低迷表現。這種震盪下行之勢不禁使人發問,歐洲經濟怎麼了,難道經過歐債危機十年的“奇幻漂流”,又要開啓下一個低迷甚至衰退的“星際迷航”了嗎?

誠然,過去一年至今歐盟經濟確實經歷了不少的內外衝擊。首先,國際貿易環境的波譎雲詭令高度依賴外部市場的歐盟遭遇不少麻煩。歐盟與美國不僅沒有解決2018年延宕至今的鋼鋁貿易爭端,而且因波音與空客的補貼大戰再添新的摩擦,空客公司亦爆出2019財年虧損14億歐元的消息,同時歐美間就數字稅問題至今未能達成協議,摩擦發酵可能猶存,美國還威脅若歐盟不在“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項目及伊核問題上對美俯首帖耳,則將對歐洲汽車產品採取特殊關稅。2019年1-11月,歐盟28國進口增長率(3.6%)高於出口(3.5%),貿易逆差從2018年同期226億歐元進一步升至258億歐元。而近期公佈的歐盟27國2019年全年貿易統計數據則是在英國“脫歐”後將英國對歐盟外貿易順差排除,並將歐洲大陸對英貿易順差加入,強行“扭虧爲盈”至順差2003億歐元,顯示歐盟機構方面提振信心的一番苦心。

其次,英國“脫歐”進程不確定性仍是歐盟經濟的大麻煩。2019年全年英歐雙方几乎一直就促成有協議“脫歐”而奔波、牽扯和焦慮,直至12月約翰遜首相推動提前大選的一錘定音和疾風驟雨般解決議會程序,令各方稍稍鬆了口氣。但鑑於歐英互爲對方第三大和第一大貿易伙伴,且在航空、汽車、製藥等高端產業價值鏈聯繫甚密,長久持續的不確定性擔憂損害了雙方企業擴大經營的信心和意願,並增大應對突發危機的額外成本,而英歐之間2019年相互出口分別下跌1.5%和0.4%,英國季度經濟增長一度衰退,也僅僅是這種不確定性衝擊的小小縮影。此外,意大利與歐盟的預算風波、法國“黃馬甲”運動和罷工風潮,以及德國“尾氣門”負面效應的持續釋放等,均是歐洲經濟2019年斷崖式下跌背後的影響因素。

105056801.jpg

歐盟方面已經清醒認識到形勢的嚴峻,雖仍在強調今後兩年前景將“繼續企穩”,但也表示貿易環境不確定性、地緣政治不穩定性、英歐經貿關係的不可預測性都是歐洲經濟今年可能遭遇的重大風險,同時指出當前中國爆發的新冠病毒疫情對歐洲乃至世界經濟的負面影響仍是“尚難評估”的。雖然當前歐盟官方機構以客觀謹慎的態度面臨疫情,積極與中國政府開展防疫醫療合作,進行官方和民間援助,並堅持開放中國居民入境申根區。但是國際部分輿論和市場力量仍在渲染新冠疫情給歐洲及世界經濟的影響,比如將歐元近期兌美元匯率跌至2017年5月以來新低歸咎於新冠疫情對歐洲經濟的潛在影響,過分誇大延遲開工、餐飲旅遊服務受限的遲滯效應,造勢新冠疫情衝擊全球價值鏈及各國對華出口。

105056801.jpg

誠然,鑑於中國當今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的分量和地位,以及中國與世界各國經貿關係和價值鏈互嵌的深度與密度,新冠疫情對正常生產生活的影響無疑在一定程度上會外溢至全球經濟。然而,過度的恐慌和誇大不僅不利於問題的解決,反而將使得近年來風險挑戰增加,下行壓力明顯的世界經濟遭遇更多預期影響,在負面言論和恐慌心理影響下成爲“自我實現的惡性預言”,最終影響全世界七十億人的福祉。在全球化的當下,新冠疫情是全世界共同面對的非傳統安全挑戰,需要各國摒棄極端民族主義和“只顧自掃門前雪”的狹隘思想,借疫作亂、損人利己的做法更使自己跳入道德窪地的泥潭,各國應做的是在艱難時刻堅持信心、以開放包容、同舟共濟、甘於擔當的精神面對風雨。作爲疫情最大的受害國,中國已經爲維護開放穩定的世界展現出大國貢獻,不僅以對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用舉國之力積極有效打響疫情阻擊戰,朝着疫情拐點的反攻階段不斷前進,同時在有條不紊地推動復工復產,爲重點企業和中小企業提供精準的融資、物流、原料、稅費政策以及爲人、財、物流動供應有效保障。在華投資普遍對中國挺過災難以及迎來更廣闊的市場前景充滿信心,IMF、WHO等國際組織也積極肯定中國疫情管控的及時有效和經濟前景寬廣光明。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恐慌比疫情更危險,趁火打劫更將被永遠釘在人類歷史的恥辱柱上。在世界衛生與經濟治理面臨大考的背景下,各國只有攜手面對、通力合作一條明路。當前,歐盟作爲全球最重要經濟力量和多邊治理支柱,中歐每年超6000億美元、每天超過10億歐元的貿易關係已將雙方利益緊密相連。正如王毅外長參加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指出,中國仍期待今年與歐盟努力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並開啓中歐自貿區聯合可行性研究,期待中國和歐盟能在共同挑戰面前爲維護全球穩定、安全和繁榮作出應有的努力。


作者簡介:董一凡,亞太智庫研究員,任職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所,研究領域歐洲經濟與歐盟一體化。

6360f08dc23a4c5bafa418b814313902.jpg

亞太日報觀察專欄作者均爲國際問題專家及資深新聞從業人員,長期從事國際研究和報道,他們秉承亞太日報原創、獨家、深度、開放、聯動的理念,以獨特的視角評述當今國際大事。

(來源:亞太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