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 Sunnie
近期,又一個國家的艦艇大膽侵入南海,給這一地區的局勢帶來更多不確定性。
今年8月2日,德國海軍“巴伐利亞”號護衛艦離開德國威廉港啓程前往印太地區,並計劃穿越南海。12月15日,這艘護衛艦駛入了南海,成爲2002年以來首艘穿越南海的德軍艦艇。
德國國防部發言人週三在柏林表示,這艘德國海軍艦艇在前往新加坡的途中經過南海,預計需要幾天穿越該海域。柏林官員表示,該軍艦將沿着常規貿易路線航行,預計不會通過臺灣海峽。
德國這艘軍艦此次進入南海,可謂來者不善。對於該軍艦的此次航行,德國前總理默克爾明確表示,該軍艦此行的目的,是爲了強調德國不接受中國對南海的領土主張。路透社的報道也稱,此舉標誌着德國加入了其他西方國家的行列,想要擴大其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
德國這一招,學的是美國。此前,爲了震懾中國對南海的領土主張,美國海軍經常進行所謂的“航行自由”行動,他們的船隻會在一些有爭議的島嶼附近經過。在將對抗中國作爲其國家安全政策的核心之後,美國開始尋求盟友支持,共同反對其所認爲的中國日益具有脅迫性的經濟和外交政策,南海主權就是其極力反對的一項。
德國之聲的報道稱,作爲美國的重要盟友,德國寄希望於通過“巴伐利亞”號護衛艦的此次航行,顯示其對南海海域局勢的關注。畢竟,在此之前,法國和英國已經向南海海域派出過航母戰鬥羣。
德國《明鏡》週刊表示,德國軍艦此行滿足的不僅是美國的期望,還有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的期望。這三國視德國爲重要的“價值觀夥伴”,一直希望其能展現更多的團結精神。而且更重要的是,德國也想向中國表明自己的態度,捍衛其所認爲的“航海自由”。
但德國這麼做也是有風險的。路透社稱,隨着中國成爲德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德國正在自己的安全和經濟利益之間走鋼絲。在當前新冠疫情的背景下,德國對中國的出口幫助緩解了疫情對這個歐洲最大經濟體的影響。
冒着得罪中國的風險討好美國,德國這麼做真的值嗎?對此,上海政法學院東北亞研究中心副主任楊震給出了詳細的解釋。
楊震表示,在現如今的國際體系中,德國是一個典型的中等強國。然而,當今的國際舞臺是屬於大國的——即中美俄這樣的洲際型國家。德國無力在國際體系中成爲一支獨立的重大力量,因此儘量不與大國爲敵成爲其主要的外交行爲邏輯。此次德國軍艦所航渡的南海,實際上是最大的海洋國家美國與最大的陸海複合型國家中國海權矛盾的一個熱點海域。美國拉德國來南海巡航,實際上是想擴大遏制中國的地緣戰略“印太戰略”的基本盤,對此德國心知肚明,但是作爲貿易大國的德國在順從美國意志的同時不敢得罪中國,只好聲稱不穿越臺灣海峽來獲取中國的諒解。然而,此舉可能是既得罪美國又得罪中國——對於美國來說,感覺德國出工不出力;對於中國來說,感覺德國追隨美國在海上挑釁中國。因此,德國軍艦此次南海之旅註定是一場失敗的旅程。
正如外媒所說,中國和德國互爲重要的貿易伙伴。德國在南海對中國進行挑釁,顯然不利於兩國關係的健康發展。希望德國不要以美國爲“榜樣”,不要以域外國家身份攪渾南海,否則傷及自身也是難以避免的事。
(來源:亞太日報 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