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規劃編制緊鑼密鼓,四大看點呼之欲出

亞太日報

text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十四五”即將開啓,規劃編制工作也在緊鑼密鼓中。

據新華社消息,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加強頂層設計和堅持問計於民統一起來”。爲此,有關方面近期將通過多種形式徵求幹部羣衆、專家學者等對“十四五”規劃的意見建議。

各部委已在開展“十四五”規劃調研活動,多地召開“十四五”規劃研討會。比如,8月2日,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發展戰略和規劃研究室到湖北省十堰市調研,8月4日,天津市召開相關調研研討會等。

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開會議,決定10月召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五中全會主要議程之一便是研究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多位專家學者分析,新發展理念將滲透進“十四五”時期發展的全過程和各領域,“雙循環”戰略將貫穿“十四五”始終,成爲中國經濟中長期發展的主線。以體制機制創新和科技創新爲主要內涵的全方位創新將成爲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要素配置市場化改革則是“十四五”期間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新發展理念貫穿全過程

從1953年至今,我國已制定和實施了十三個五年規劃。隨着“十四五”時期將至,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有了更清晰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外部環境持續變化之時,中國經濟展現出特有的韌性和活力,除了一系列經濟增長指標持續回暖,改革開放也在持續釋放紅利,推動着中國經濟繼續沿着高質量發展之路不斷前行。

上述政治局會議指出,必須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爲安全的發展。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餘淼傑指出,新發展理念強調,我們不是爲了片面追求經濟增長,而是強調經濟發展,強調對環境的保護,既通過經濟的手段把蛋糕做大實現效率,同時通過二次分配,把蛋糕分好,做到公平和效率的有效統一。

西南財經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劉哲對第一財經表示,國內經濟面臨轉型發展、結構優化、動力轉換三大任務。高質量發展要求遵循新產品、新技術、新商業模式的規律,形成新供給、創造新需求。要用新的發展理念推動新舊動能轉換,激發高端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創新活力;用改革的方法深化要素市場改革,引導要素從低效率領域向高效率領域流動。

爲了對標新發展理念,“十四五”期間的發展目標及其指標體系也應進行調整與優化。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投資所研究員劉立峯建議,“十四五”規劃可以考慮增加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政府負債率、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佔地區生產總值比例等指標,以及城鄉收入比、房價收入比、高中入學率、中等收入人羣比例等反映社會和諧度的指標。

雙循環戰略成經濟發展主線

最新召開的政治局會議同時定調,當前經濟形勢仍然複雜嚴峻,不穩定性不確定性較大,我們遇到的很多問題是中長期的,必須從持久戰的角度加以認識,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今年多次高層會議均強調了“雙循環”。7月21日召開的企業家座談會指出,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絕不是關起門來封閉運行,而是通過發揮內需潛力,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更強勁可持續的發展。

京東數科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撰文分析,預計雙循環戰略將貫穿“十四五”始終,成爲中國經濟中長期發展的主線。

近期,上海、廣東、江蘇、福建、湖南、安徽等省份召開會議部署接下來的經濟工作,如何融入雙循環成爲各地經濟工作部署的根本課題。7月31日,上海市委常委會會議提出,着力打造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更好促進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劉哲告訴第一財經,雙循環戰略是基於當前外部環境變化和疫情衝擊,對於中國供需優勢和供需結構的再思考和再定位。一方面,發揮中國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進一步提升對於外資的持續吸引力;另一方面,需要對中國經濟產業鏈佈局、要素的市場化配置、產品市場的需求結構進行優化升級。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表示,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以擴大內需爲戰略基點,不是要閉關鎖國、主動脫鉤,而是要進一步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特別是要從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走向制度型開放,打開國門搞建設。

沈建光也認爲,雙循環戰略事實上對對外開放提出了更高要求。實施雙循環,應充分利用國內市場巨大潛力,進一步對外開放,吸引跨國企業投資、保持產業鏈的完整性,繼續致力於推動全球化進程。

全方位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國家發改委規劃司前司長徐林撰文分析,相對於“十三五”時期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十四五”的核心內涵應轉變爲全方位創新,核心是體制機制創新和科技創新。通過全方位創新,中國將有望用10年左右的時間,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並穩步邁入高收入國家行列。

徐林認爲,總的來看,“十四五”規劃編制可能會難於以往,因爲中國正面臨改革開放以來前所未有的複雜國內外環境。儘管如此,中國完全有可能通過全方位創新,更好地激發國內微觀主體的發展活力和增長能力,進一步改善資源的市場化配置效率,使經濟增速保持更平緩並延續更長的增長平臺期。

從中國目前的基礎條件看,中國也有體制機制創新和科技創新的較大空間。

當前,從研發投入規模和專利申請數量看,中國算得上一個研發大國,也是一個產業體系門類齊全的大國,但從質量和核心競爭力來說,還遠不是強國。從創新效果看,中國雖然專利數量名列前茅,但科技成果轉化率大致只有10%左右,遠遠低於發達國家40%左右的平均水平。

從產業體系看,一些產品和服務在品質上不能滿足消費者消費升級和消費多樣性、精細化的需求,部分領域不具備與海外先進技術、產品和服務競爭的能力,一些高端產品和核心技術還不能自主研發並生產,必須依賴進口。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吳琦此前對第一財經表示,世界主要國家之間的競爭,根本上說是科技的競爭。各國都已將科技創新作爲帶動全面創新、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戰略。中國要進一步加強基礎前沿和高新技術研究,降低市場準入門檻,促進科技成果的高水平大規模創造與有效轉化應用,提高科技進步貢獻率。

要素市場化改革待突破

前述政治局會議還指出,必須堅定不移推進改革,繼續擴大開放,持續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近日在媒體上表示,面向“十四五”,無論從外部環境變化,還是從國內發展階段性特徵看,都要加快要素市場化改革,提升要素配置效率,培育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事實上,近年來我國經濟增速放緩在很大程度上是全要素生產率增速下降造成的,關鍵是有利於釋放增長潛能的要素市場化改革滯後,要素流動不暢,資源配置扭曲,要素市場化價格形成機制不健全,影響了全要素生產率增速的提升。

要素市場化改革將成爲“十四五”期間改革的重要突破口。王一鳴表示,在傳統生產要素領域,改革的核心目標是消除資源配置扭曲,把勞動力、土地、金融資源配置到生產率更高的領域,使經濟達到潛在生產可能性邊界。而在新生產要素領域,改革的核心目標是推動產業技術變革,加快產業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和先進技術擴散,使我國的潛在生產可能性邊界達到國際前沿水平,以釋放仍然存在的追趕潛能。這就要求加快培育技術和數據要素市場,完善產權制度。

申萬宏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也撰文分析,“十四五”期間,要抓住土地、人力、資本、技術、數據五大要素市場化改革的重點和難點,加速推進土地要素城鄉流動,提高土地利用集約化水平;樹立人力資源爲第一資源的要素市場觀,健全企業家市場;以證券化的資本市場帶動全社會資本要素的優化配置;加速技術產權交易市場整合,推進技術市場基礎性制度建設;逐步構建數據交易市場的基礎性制度框架,推進數據市場與資本市場融合發展。

(來源: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