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來首次!澳貿易部長訪華冀推動中澳經貿全面解凍

APD NEWS

text

11日,澳大利亞貿易部長法瑞爾抵達北京,開始了對中國爲期3天的訪問。澳大利亞媒體稱,這是自2019年以來,首次有澳大利亞貿易部長訪問中國。

  “我們來到這裏,是爲了繼續穩定與中國的貿易關係,以使我們兩個偉大國家受益。”法瑞爾說。

 時隔4年首訪,“期待推動全面解凍”

  在這三天裏,法瑞爾將與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會面,並共同主持召開第16屆中澳部長級經濟聯委會。

  據彭博社報道,法瑞爾在行前表示,此次訪華他將致力於“推動解決懸而未決的貿易障礙”。

  他還表示,訪問期間自己將“大力提倡全面恢復澳大利亞對中國暢通無阻的出口”,“這符合兩國的利益,也符合澳大利亞出口商和生產商的利益”。

  中澳互爲重要經貿合作伙伴,經濟結構高度互補。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中澳貿易總額達2209億美元。2023年一季度,中澳雙邊貿易額約588億美元,同比增長10.9%。

  據澳大利亞天空新聞網報道,法瑞爾抵京後在機場向記者表示,雙方都抱有善意,但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那些必須解決的問題不是一夜之間產生的,我們也不會在一夜之間解決它們,但我們正朝着這個目標努力。”

  據澳大利亞媒體介紹,法瑞爾此行有意尋求解除對葡萄酒、龍蝦和牛肉等澳大利亞輸華商品的“限制”。

  法瑞爾認爲,面對面的對話是取得進展的最佳方式。“我希望帶着解決方案返回堪培拉。”

  法瑞爾表示,澳大利亞和中國之間牢固的貿易關係是確保亞太地區和平的重要因素,“沒有什麼比澳中兩國牢固的貿易關係更能促進地區和平了”。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稱,法瑞爾還表示,將邀請王文濤訪澳,前往他位於南澳州的家庭葡萄園做客。

  對於澳貿易部長訪華一事,中國商務部發言人表示,中方希望通過此次訪問,進一步落實中澳兩國領導人巴厘島會晤重要共識,就發展雙邊經貿關係、妥善處理彼此經貿關切深入交換意見,推動中澳經貿務實合作向前發展。

  中國外交部也表示,中澳同爲亞太地區的重要國家,兩國經濟結構高度互補,雙邊經貿合作互利共贏,改善維護髮展好中澳關係,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

  來到中國、與中國接觸、向中國學習

  中澳建交半個世紀以來,兩國關係經歷了高光時刻,但在近年遭遇到一些困難。對於中澳關係面臨的問題,中方曾明確指出,根子在於澳前政府執意把中國視爲“對手”甚至“威脅”,對華採取了一系列不負責任和輕率的言行。

  阿爾巴尼斯政府上臺後,有意改善中澳關係,不斷尋求和中方展開對話。彭博社在報道中指出,此次訪問這是北京和堪培拉關係升溫的又一跡象。

  2022年11月,中澳領導人在印尼G20峯會上會晤,奠定了兩國關係破冰的基調,雙方高層開啓密切往來。同年,中澳建交50週年之際,澳大利亞外長黃英賢訪華,推動兩國進一步接觸。2023年2月,王文濤應約與法瑞爾舉行視頻會談,就經貿關係等問題進行了專業、務實、坦誠的交流。

  隨後,澳大利亞商界代表相繼來到中國,尋求重啓交流合作。據澳中工商業委員會(ACBC)網站消息,2023年4月,一個由15名澳大利亞公司高管和地方政府官員組成的代表團,對中國進行了爲期6天的訪問。

  對此,《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評論道,該代表團從中獲得的主要經驗是,需要來到中國、與中國接觸,並向中國學習。澳大利亞必須與中國合作,開啓綠色經濟。

 着眼經濟合作與和平姿態,莫爲他方利益買單

  澳大利亞《解讀者》網站稱,雖然迄今爲止,美國尚未對澳大利亞穩定與中國關係的努力發表評論,但私下裏,美國外交官和政策制定者“警告澳大利亞要謹慎”。

  《解讀者》分析,一方面,穩定(與中國的關係)對澳大利亞而言很有意義,澳大利亞和美國的利益一致,但並非不可區分,澳大利亞很可能會繼續受益於中國的經濟增長。而另一方面,美英澳“奧庫斯”(AUKUS)三邊安全夥伴關係和加深與美國的聯盟正在增加澳對華政策行動的風險。

  香港《南華早報》注意到,澳大利亞一些政客長期大肆宣揚“中國威脅”,卻未能詳細說明“威脅”到底包括什麼。

  《南華早報》援引澳國防和政治分析師薩米德•巴沙的分析進一步揭示了其中邏輯——澳大利亞最新的國防戰略評估報告呼籲進行全面改革,使其軍隊具備遠程能力,並大肆渲染不確定的“中國威脅”來證明支出的合理性,最終卻只會使美國成爲最大受益者,因爲澳大利亞不具備迅速運用本土解決方案的基礎設施、勞動力或者技術。

  巴沙指出,當下,最重要的是要着眼於更大的經濟合作圖景,和此前定義澳中關係的和平姿態,而非訴諸武力威脅。在第三方的授意下兜售戰爭,只會加重區域內的焦慮和不信任。

  中國商務部曾表示,中方一貫反對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歧視打壓中國企業的錯誤做法,堅定支持中國企業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我們希望澳方與中方相向而行,爲中國企業對澳開展貿易投資提供公平、開放、非歧視的營商環境,爲中澳經貿合作注入更多積極因素。

(來源: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