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在訪談節目中問陳鐸,上世紀八十年代,提到央視的男主持人就是趙忠祥和您兩位,“您二位間是否存在競爭關係?”“當年不像現在有競爭什麼的,那時候分工相對來說,他更偏重新聞,我是在專題這方面。你的節目需要我出點力,我就出點力;我的節目需要你幫襯一下,你也會來,大家相互支持。”彼時的陳鐸,如此作答。
同爲新中國第一代電視人,中央電視臺著名節目主持人、知名朗誦表演藝術家陳鐸,當年同趙忠祥前後腳進入北京電視臺(中央電視臺前身)。上世紀80年代,趙忠祥從新聞播音員成功轉型電視主持人。而隨着大型電視人文紀錄片《話說長江》的熱播,陳鐸也成爲中國老百姓口中,那位在電視裏“溫文儒雅的老伯伯”,他著名的開白場“您可能以爲,這是大海,這是汪洋吧?不,這是崇明島外的長江!您可能會聯想到長長的飄帶,潔白的哈達,是啊!多麼美麗,這也是長江!”已然成爲一個時代的集體記憶。
2013年,時值中國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最高榮譽“金話筒獎”設立二十週年之際,72歲的趙忠祥、81歲的葛蘭、73歲的方明,75歲的陳鐸,70歲的虹雲等齊齊登臺,朗誦《歲月·夢想》。趙忠祥起頭道,“光陰荏苒,歲月如梭,此刻萬家亮起了燈火!曾經我也是初出茅廬,滿懷着夢想和希冀……”
1月16日,趙忠祥因病去世,享年78歲。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時,電話那頭的陳鐸脫口而出,“今天,本來是‘大熊’的生日。”
對話
澎湃新聞 :你何時獲悉趙忠祥過世的消息?
陳鐸 :今天本來是“大熊”(央視老同事間稱呼趙忠祥)的生日,一大早兒子就(陳鐸之子,陳雷)和我一起商量祝福語,我們給他發了微信,唉,可是再也收不到他的回覆了……當年廣電系統裏,就數趙忠祥個頭大,人也魁梧,我們都親切地喊他“大熊”。
趙忠祥的愛人張美珠老師,是一位賢惠、善良的蘇州人。我當年搞攝影的時候,她也曾做過我的助理,剛纔和張老師通話瞭解了一下情況,電話那頭張老師情緒還比較穩定,也是有所準備吧,我也是才知道他們家裏人早就勸他去醫院做檢查,他一直拖着不願意去,最後一查癌症已經擴散到了全身……他的過世讓人感慨很多,也遺憾很多,到了這把歲數,本來還是可以發揮餘熱的。他這麼早就走了,還是很突然,非常令人惋惜。
澎湃新聞 :在現今央視老一輩主持人中,你們二位如何結識的?
陳鐸 :1958年組建北京電視臺(中央電視臺前身),我就是那一年來的。趙忠祥大概是一兩年後來到臺裏。要說起來,中國第一個正式的電視播音員是沈力老師,之後呂大渝等也來了,但都是女同志,所以就要從北京近百所中學裏選拔一位男播音員來培養,趙忠祥當年還是第22中學的高中生,可以說沈力也是他的老師。沈力老師確立了中國電視播音員的形象特質,比如端莊大方、溫和平易,這也影響到了男播音員的風貌。作爲出圖像的播音員,化妝、服裝上雖然不奢華,但要落落大方,代表國家的形象。
趙忠祥進到臺裏,大家很快就知道來了這麼一個小夥子,萬里挑一素質自然很出衆。那個時候大家都年輕,又在一個大院裏,磕頭碰腦地幾乎天天都能打照面。趙忠祥是非常用功的一個人,也很聰明,他記憶力特別好,記東西快,這些都是做播音員的優勢。電視臺成立之初雖然也有分工,但並不呆板,都是互相穿插,互相幫助。上世紀60年代初,我這邊做一個講革命傳統的電視小品,類似於電視劇,也請他來當敘述人,他也很爽快地接受了我的邀請。
2018年12月,《中國電視六十年——陳鐸和他的朋友們》朗誦會,陳鐸朗誦《紀念碑》。
澎湃新聞 :據說趙忠祥在做播音員期間,一次口誤都沒有,在你看來如何做到這一點?
陳鐸 :我們這代人政治責任感是第一位的,當年來電視臺報到,第一課就是強調面對話筒,你是代表黨和國家政府向全中國、全世界講話,責任重大,這是個絲毫不能懈怠的任務。早期陝北新華廣播電臺,齊越老師等前輩積累下來的經驗和革命傳統,到我們這也是要薪火相傳。那時候沒有複印、傳真,但直播任務也不少,很多時候都是通過電話記錄下來,播音員拿到的稿子也經常被改得亂七八糟,但還是要求一字不差地播出。六十年代,彭真市長來視察,誇讚我們的播音員說,“我寫的稿子,自己念都磕磕巴巴。你們念出來,標點符號都很清楚,而且情感豐富,表達準確。”
澎湃新聞 :作爲播音員的趙忠祥,我們現如今該怎樣看待他的時代意義?
陳鐸 :先說朗誦,這是廣播電視裏常見的藝術形式,在沒有電視的年代,可以說廣播裏除了新聞播音,就是朗誦藝術了。朗誦是我們這個行業的基本功,五十年代國家提出推廣普通話,新聞播音員、聲音工作者自然就要做這方面的標兵,當時的要求是用標準普通話來做廣播、演節目。在五六十年代,普通話的推廣任務還是很艱鉅的,各地方言還是很固執地存留着。趙忠祥曾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是中央電視臺獨一份的男播音員,當年還有位男播音員一直到後來80年代初羅京、薛飛那一撥才進臺。所以他憑藉自己的聲音魅力,對於推廣普通話事業是做出了很大貢獻的。
澎湃新聞 :你又怎麼看待趙忠祥爲節目解說時的聲音魅力?
陳鐸 :在我看來,趙忠祥的解說自有一套,他是一個比較感性的人。我們後來在電視系列片《絲綢之路》裏也有過合作,他剛從新聞播音到文化欄目解說轉變,也還有一個過程。從解說的角度,他在《動物世界》裏轉變更爲成功,這個欄目一開始也有別人解說,但沒有趙忠祥那麼細緻精到,他不把這事兒當行活兒,而是傾注了很大的心力。平心而論,趙忠祥的氣息較短,但他善於揚長避短,在《動物世界》裏他琢磨出一種氣音似的、輕聲的解說方式。其實他本人音量並不大,但是嗓音低沉,善於演繹深沉的情緒。所以這檔欄目,包括後來改版的《人與自然》,都給廣大觀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澎湃新聞 :從央視退休之後,尤其是近些年來,我們還能再一些朗誦會的場合上看到你們二位的合作,能否回憶下?
陳鐸 :趙忠祥從播音員過渡到主持人,應該說還是有很多優勢的,基本功紮實。很自然地也成爲中國電視主持標杆性的人物。他後來和倪萍、楊瀾合作比較多,大家也都把他當老師,在早期綜藝節目中,他們做了很多開拓性的嘗試。2018年年底,在全國政協禮堂舉辦了一場中國電視60週年朗誦會,正好也是我從事電視工作60年,邀請了不少廣播、電視界的主持人、播音員,也邀請了一些藝術界的名家。
當時我也邀請了趙忠祥,接到電話他就同意了。在籌備期間,我們就商量他朗誦什麼,大家都覺得央視春節晚會是中國電視發展史上繞不過的亮點,而趙忠祥作爲春晚主持人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提到春晚,大家都知道《難忘今宵》是壓軸節目,所以就請趙老師在現場朗誦了這首歌(的歌詞),當時也請了合唱團來爲他的朗誦伴唱。所謂“說到急時便是唱,唱到徐時便是說”,回想起過往,趙老師當時興致也很高,本來還想唱一段。這是我們最後一次在舞臺上同臺演出。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