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官方報告詳解房地產發展趨勢,在肯定房地產業拉動經濟增長的同時,也指出了房地產業目前面前的房企負債率高、住房價格面臨上漲壓力等問題。
廣東省統計局於5月6日發佈的一份《廣東房地產開發規模、結構與效益研究》報告顯示,伴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房地產逐漸成爲經濟增長的引擎和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但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存在企業多,規模小,經營風險高;企業負債率過高;土地購置上漲較快,住房價格面臨上漲壓力等問題。
該研究報告利用2018年全國第四次經濟普查數據,對廣東房地產開發投資的規模、結構和效益進行分析,並對建立房地產發展長效機制提出相關建議。
2018年廣東房企增加數量爲歷次普查之最
報告顯示,2018年廣東房地產企業增加的數量爲歷次普查之最。一方面,爲進一步規範房地產市場的發展,遏制房價過快上漲,各級政府頻繁出臺調控政策,房地產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與挑戰。另一方面,土拍市場火熱,地王頻現,大量企業涌入房地產開發市場。從數據看,2018年,廣東房地產企業資產突破十萬億,單個企業資產超十億;投資規模和建設規模穩步擴大,企業的綜合實力不斷提高。
數據顯示,2018年,廣東全省房地產開發經營企業8721家,比2013年增加2140家,是歷次普查中企業數增加最多的一次,平均每年增加428家。截至2018年末,全省房地產業企業資產總計111716.01億元,比2013年末增長169.6%,年平均增速21.9%。
廣東房地產開發建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對拉動經濟增長髮揮了重要作用。報告指出,2018年,廣東房地產業增加值8022.41億元,是2013年的1.91倍,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爲8.2%,比2013年提高 1.6個百分點;佔第三產業的比重爲15.2%,比2013年提高1.5個百分點。1986-2018年房地產業對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爲5.1%,年均拉動經濟增長0.5個百分點。
房地產開發投資佔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也不斷提高,對固定資產投資的貢獻日益凸顯。2013年,廣東房地產開發投資佔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爲28.4%,2018年上升至40.9%。
與此同時,房地產業的地位和作用也在不斷增強。除大力改善人居條件外,也拓寬就業渠道,增加地方財力、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數據顯示,2018年,廣東房地產就業人員比2013年增加近60萬,達141.47萬人,佔就業人員的比重提高0.8個百分點。快速發展的房地產在創造大量就業機會的同時,也爲地方的財政作出了巨大的貢獻。2018年,廣東房地產業稅收收入3406.03億元,佔稅收收入的14.4%。
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方面,房地產業的快速發展,不僅帶動冶金、建築、建材、機械、傢俱、電器等行業的發展,有力促進金融、商務、交通、旅遊等現代服務業的綜合發展,並大力促進居民消費。
房企規模小負債率高,經營風險高
隨着市場需求的上升,房地產業豐厚的利潤吸引了衆多的投資者,但同樣也面臨企業數量多,規模小,經營風險高的問題。
報告指出,2018年,全省8721家房地產開發企業中,完成投資額在10億以上的企業292家,佔全省單位數的3.3%,合計完成投資5785.33億元,佔全省開發投資的40.1%。開發投資額5億以上的企業731家,企業數佔比爲8.4%,完成開發投資8853.11億元,佔全省房地產開發投資的61.4%。開發投資在1億以下的企業3516家,佔全部企業的40.3%。完成投資1131.18億元,僅佔開發投資比重的7.8%。
報告認爲,企業經營規模較小,如果有效需求不足,資金鍊就會承受壓力,部分中小企業將面臨無力融資而退出市場的風險。延期交樓、爛尾樓等現象就可能出現,市場不確定因素加大。
與此同時,資產負債率是衡量企業負債水平及風險程度的重要指標,企業資產負債率的適宜水平是40%-60%。2018年,廣東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資產負債率爲79.9%,與2013年基本持平。其中資產負債率超過80%的有4899家,超過100%的有1305家。當前,廣東房地產企業整體債務水平過高,行業存在一定的經營風險。
土地購置費上升較快,房價上漲壓力增大
報告指出,2013-2018年,由於廣東房地產銷售市場較爲火爆,帶動土地價格不斷上漲,土地購置費佔投資比重隨之上升。2018年,廣東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費4921.64億元,佔完成投資比重上升爲34.1%。
土地價格的不斷上漲,助推住房價格上漲,對房價調控帶來不小壓力。根據國家統計局對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調查結果顯示,2013-2018年,廣州新建住宅價格指數同比上年分別上漲9.1%、24.1%、5.5%和2.3%,僅2014年下降4.7%。深圳分別上漲46.8%、23.5%、4.8%。僅2014年下降1.3%,2017年下降2.9%。從房價收入比看,2018年廣州和深圳分別爲12.5%和36.3%,北京和上海分別爲19.8%和15.8%。由此可見,由於深圳房價上漲過快,而居民收入跟不上房價上漲幅度,購房者的壓力進一步加大,進而帶來一系列社會矛盾。
而企業資金依賴銀行貸款,信貸風險加大。同時,由於個人按揭貸款屬於銀行對個人的信貸,照此計算企業資金來源中銀行信貸超過30%。根據人民銀行的統計,2018年廣東房地產貸款餘額合計 53380.73億元,佔銀行業各項貸款比重達36.8%。一方面,信貸資金過度集中於房地產業,一旦出現房價大幅下降的情況,將嚴重影響銀行穩健經營,並有可能給社會穩定帶來隱患。另一方面,在信貸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房地產業的“虹吸效應”會對小微企業、先進製造業、科創企業等造成擠出效應。而且,在房價“只漲不跌”的預期下,更易滋生投機行爲,使資金繼續“脫實向虛”,流向房地產市場,這無疑不利於新舊動能轉換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建立健全法律法規,確保房地產稅徵收穩步推進
報告也對建立房地產發展長效機制提出了多項建議。包括建立健全法律法規,確保房地產稅徵收穩步推進。一是要在發揮房地產稅作用的前提下,體現稅收公平,保障政府稅收收入,拓展稅基。在具體徵收中,需要將城市範圍內的商品房、辦公樓、商業營業用房等納入徵稅範圍;二是要完善稅制結構,實現稅收調節收入分配的功能。通過適當消減開發環節的稅種以及交易環節的稅費,重點增加持有環節的稅種,改革房地產稅制。
其次,報告建議,完善土地供應,制定結構合理的多元供應模式。要加大土地供應的監管力度,探索差異化土地供應方式,使土地供應的優化成爲房地產長效機制建設的起點。
此外,報告還建議,要改革財政制度,降低政府對土地的依賴;優化資源配置,推動資源均等化建設。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