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結束了,成交額刷新了紀錄:2,135億元。
交易額再創新高是意料之中的事。這個成績是否令人滿意呢?筆者認為只能說是勉強及格。
阿里巴巴雙十一去年的成績單是1,682億。今年這個數字代表了26.9%的增長率。由2013年到2017年,過去5年的雙十一,阿里分別匯報了83.2%、63.1%、59.7%、32.3%、39.4%的同比增長。
今年,阿里正式步入了2字頭的增長時代。可以理解的是,隨著雙十一成交額愈來愈驚人,增長率會愈加放緩,成長空間愈來愈小。恐怕再過一、兩年,阿里的雙十一增長率就會掉到1字頭了。
11月3日阿里公佈2019財年第二季度財報時,下調本財年的收入指標區間為3,750至3,830億元,較原本的收入指引調低了4至6%。
對於投資人來說,這不是很令人放心的前景。非常值得關注今晚美股開盤後阿里巴巴的走勢。
另一個挑戰是,現在電商平台太多了,阿里的份額在逐漸被蠶食。另一電商巨頭京東宣布,11月1號到11號期間的交易額達到1,598億元。
京東的統計口徑是11天,阿里是一天,但其實區別並不是聽起來那麼大。眾所周知,為了雙十一這一天的靚麗數字,阿里千方百計,用複雜的獎勵機制、滿天飛的紅包、訂金、預售優惠、滿200減20、滿400減50、滿700減60、滿1,000減XX等活動,幾乎把整個十一月的消費需求都集中在這一天爆發。雙十一前後的消費非常疲軟。就拿雙十一之後說,這幾年阿里又炮製出「雙十二」,但一直做不出規模――因為即使一個月之後,消費需求仍然得不到修復。
雙十一巨大的成交額是阿里非常樂於高調宣傳的一個數字,但提到退貨率就諱莫如深了。網購的退貨率是比較高的,中國消費者按規定可以七天無理由退貨。
在雙十一這樣一個「唯恐失去佔便宜機會」的氛圍裡,不少人衝動消費,剛買完就後悔。筆者這樣說,也是有親身的感受……
網上一些說法認為,雙十一的退貨率在25%到60%之間。這些說法沒有根據,因為阿里沒有給出過官方數字。但如果退貨率數字並不難看,為何從來不肯披露呢?只有權威的數字才能澄清事實,平息猜測。
不管怎麼說,筆者很高興今天周一可以上班了,如果再過一個斤斤計較、各種算計的周末,可要累死了。
撰文:評論員金炎
更多:
相片:i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