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給日本留下的保守主義政治遺產

亞太日報

text

就媒體熱度而言,過去的一週無疑屬於日本首相安倍晉三。8月24日,安倍剛剛超過佐藤榮作成爲連續執政時間最長的日本首相,8月28日安倍突然宣佈因身患惡疾將辭去首相一職,從而親手給自己的政治生涯畫上了休止符。安倍的掛冠而去之所以稱爲突然,是因爲其作爲自民黨總裁的任期原本要到明年9月。也就是說按照正常情況,安倍至少還能在首相的位子上再幹一年。並且在新冠疫情暴發前,執政的自民黨內部“繼續修改對於總裁任期的限制,爲安倍連任鋪平道路”的聲音也不絕於耳。然而正如疫情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一樣,疫情給日本社會造成的巨大沖擊也改變了安倍的政治命運。無論如何,安倍終於還是離開了日本首相的位置。研判“後安倍時代”日本將何去何從,不妨從盤點這位創下在任時間紀錄首相的政治遺產做起。

冷戰結束後,日本政壇經歷了一個“總體保守化”的過程。在這種時代大潮下安倍政權能長期執政自然也脫不開時代的烙印。可以說,安倍晉三的政治遺產都是集中在保守化的政治路線上。

“帶領日本擺脫二戰後國際社會所施加的限制,使得日本成爲一個正常國家”這是安倍最重要的政治理念。由此又衍生出修改和平憲法、對俄締結和平條約等一系列問題。另外安倍政治還有一個招牌,就是朝鮮綁架日本人問題。安倍作爲小泉政府官房長官的時候正是依靠其在朝鮮綁架日本人問題上的言動積累了巨大的聲譽,從而爲第一次拜相奠定了民意基礎。然而正如安倍自己在辭職演講中所表明的,“關於朝鮮綁架日本人問題、對俄締結和平條約以及修改憲法等事項,在事情未得到解決之前便離職,讓我感到悲痛萬分。”也就是說,因爲安倍意外提前離職,他的幾大招牌都有爛尾之虞。

但也應看到在近八年的時間裏,安倍政權通過修改法律解釋從而解禁集體自衛權、制定《特定祕密保護法》、乃至成立宇宙作戰隊,已經實打實地按照“正常國家路線圖”逐步邁進。並且在安倍的推動下,自民黨也爲修改和平憲法做了相當的準備。即便安倍離任,這些也都是難以輕易顛覆的既成事實。並且安倍的長期執政也讓日本民衆看到了政權穩定帶來的政策連貫性的好處,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在野黨的進一步弱化。

安倍經濟學是安倍政權的又一“門面”。2013年以來,各項經濟指數顯示日本經濟進入了上升期。不過安倍經濟學往往被認爲更有利於大企業,其帶來的景氣難以落實到普通民衆的生活中因而譭譽參半,學界對其評價尚未蓋棺定論。但可以確定的是,受疫情影響今年第二季度日本的GDP初值環比下滑7.8%,換算成年率則爲下滑27.8%,創下了一項“負面”之最。這極大地衝銷了積累多年的安倍景氣。並且由於安倍的潛在接班人中不乏石破茂這樣的反安倍勢力,因此安倍經濟學能否被後任首相蕭規曹隨並不樂觀。

從遍地交遊的“地球儀外交”到球場陪笑的“高爾夫外交”,安倍在外交上的勤勉與柔軟身段舉世共知。維持日美緊密合作固然是安倍外交的底線,但是最大程度上地實現外交自主也是正常國家的重要指標。因此,安倍晉三在對華外交上的着力遠遠超出了前面幾任首相。得益於此,安倍時代的中日關係逐漸走出了因民主黨政權非法購島而造成的長期低迷。邀請習近平主席在櫻花盛開之季以國賓的最高規格訪問日本甚至成爲了安倍今年外交工作的重點,只是因爲疫情阻隔這一計劃才最終未能實現。歷數安倍的諸多政治遺產,回暖的中日關係應該是對世界格局影響最大的一份。

創紀錄的長期執政不可避免地爲日本的內政、外交都渲染上了安倍的個人色彩。隨着安倍的退任,這種色彩自然也會慢慢淡化。但正如高速行駛的汽車難以急速掉頭,絕大多數政策都是有着慣性的。何況這次安倍辭職帶來的首相更迭只是自民黨內部的輪替。因此,在一段時期內,安倍政權的保守主義政治遺產還將是影響日本政局的重要因素。就中日關係而言,日本對華友好的態勢也會維持下去。但由於缺少了安倍這樣可以一錘定音的重量級人物壓陣,圍繞一些敏感議題,來自日本國內的雜音也難免會浮出水面。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