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冠疫情遠未結束 奧密克戎毒株還在不斷變異

亞太日報

text

日內瓦當地時間5月5日,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一份評估報告顯示,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間,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直接或間接死亡人數,即“超額死亡”人數約爲1490萬人,實際範圍在1330萬人至1660萬人之間。

“超額死亡”,指全球實際發生的死亡人數與基於大流行未發生年份估算得到的正常死亡人數之間的差額,包括疫情直接導致的死亡和因大流行對衛生系統和社會影響等導致的間接相關死亡,交通事故和工傷等導致的死亡相對減少,也被計算在內。

根據世衛組織公佈的最新數據,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超過5.1億例。確診數持續攀升,病毒變異不斷,全球疫情還遠未結束。

多個高收入國家“超額死亡”人數相對總人口的比例高於全球平均水平,包括美國、德國、英國。

世衛組織的這份報告,是迄今爲止對全球新冠大流行造成的真實死亡人數較爲權威的研究報告。1490萬這一數字,幾乎是此前各國官方上報世衛組織的新冠疫情直接導致的死亡人數的約3倍。

這意味着,全世界每約500人當中,就有1人因新冠疫情相關原因而死亡。

據統計,全球84%的“超額死亡”發生在東南亞、歐洲和美洲地區,約68%的“超額死亡”集中在印度、俄羅斯、印尼、美國、巴西、墨西哥、祕魯等十個國家。在1490萬例死亡中,中等收入國家佔81%,而高收入和低收入國家分別佔15%和4%。就性別和年齡而言,全球男性死亡人數高於女性,其中男性佔比57%,女性佔比43%,老年人死亡人數更高。

“超額死亡”數據是瞭解大流行影響的重要衡量標準。世衛組織負責數據、分析和交付的助理總幹事薩米拉·阿斯瑪表示,由於許多國家對數據系統的投資有限,“超額死亡”的真實程度往往是隱藏的。目前這一最新估計數據,是在使用了最好的可用數據、健全的方法和透明的方式基礎上生成的。

“這些指標更全面地描繪了大流行的程度,可用於指導和實施公共衛生政策。當我們低估死亡率時,可能會導致對醫療系統的投資和干預不足。”薩米拉·阿斯瑪說。

報告顯示,多個高收入國家“超額死亡”人數相對總人口的比例高於全球平均水平,包括美國、德國、英國等。

以美國爲例,根據世衛組織的數據,自新冠大流行開始至2021年12月31日,美國的“超額死亡”人數超過93萬人,而同期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統計的死亡病例數爲82萬人。

有醫學專家表示,新冠肺炎可能讓原本就有的健康問題加劇,疫情對醫療體系以及社會的其他方面都會產生重大的連鎖影響。美國疾控中心的數據表明,多數“超額死亡”是新冠病毒導致的。與此同時,在長達兩年的疫情期間,美國死於心臟病、高血壓、癡呆症和其他疾病的人數也明顯激增。數據還顯示,自疫情暴發後,美國缺血性心臟病的死亡人數比預期高出近3萬人,高血壓疾病死亡人數比預期高出近6.2萬人。

另一方面,世衛組織指出,“超額死亡率”較低的國家包括實施“動態清零”的中國,施行嚴格旅行限制的澳大利亞、日本和挪威等。

數據發人深省。“這不僅表明了大流行的影響,還表明所有國家都需要投資於更有韌性的衛生系統,以便在危機期間維持基本衛生服務,包括更強大的衛生信息系統。”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

大流行風險依然嚴峻,美歐多國新冠病例再度攀升

“美國的新冠新增病例和住院人數呈現上升趨勢。”5月6日,美國疾控中心發佈週報稱,截至5月5日的一週內,美國日均新增病例數約爲6.7萬例,累計死亡病例數預計不久將超過100萬例。

美國新增兒童新冠確診病例也出現了“上升潮”。據美國兒科學會和兒童醫院協會發布的最新報告,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美國已有近1300萬名兒童確診感染新冠病毒,僅今年以來,美國新增兒童確診病例就超過500萬例。

新冠肺炎對兒童造成的長期影響仍是未知數,美國兒科學會表示,目前迫切需要收集更多各年齡段的疫情數據,以評估變異新冠病毒導致疾病的嚴重程度及對兒童健康的長期潛在影響。

肆虐的疫情,讓當地老人、兒童等特殊羣體的生活深陷困境。美國媒體日前披露,美國約有超過20萬名兒童因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在新冠疫情中身亡,不幸淪爲“新冠孤兒”。這些孩子面臨心理、生理乃至生存困境,卻得不到應有的幫助。

鑑於疫苗防護作用的下降、感染帶來的人體免疫力下降以及變異病毒的增多,美國可能繼續陷入疫情反覆的惡性循環。美國廣播公司5月6日報道,美國一位高級政府官員表示,根據模型計算,今年秋冬季節的3到4個月裏,可能有多達1億美國人感染新冠。

對於這一預測,北卡羅萊納大學吉林斯全球公共衛生學院的流行病學家賈斯汀·萊斯勒說:“與我們在新冠環境模擬運行中得出的預測相比,實際情況會更糟糕。”

在非洲南部即將入冬之際,南非的新冠疫情近期呈現反彈之勢。南非的數個鄰國和非洲中部、東部一些國家的防控形勢同樣不容樂觀。據世衛組織非洲區域辦事處發佈的最新一期疫情週報,截至5月1日前一週,非洲地區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7741例,比此前一週增加20%,其中32852例來自南非。

“新冠疫情只是進入新階段,遠非結束。”歐盟委員會負責衛生和食品安全事務的委員斯泰拉·基里亞基季斯5月4日接受塞浦路斯廣播公司電臺採訪時說,歐盟成員國在應對這場疫情中不能有自滿情緒,並警告新一輪疫情暴發的危險始終存在。

基里亞基季斯在接受採訪中提到,多數歐盟國家已經取消或放寬了疫情防控措施,但歐盟各國仍有9000萬人未接種疫苗,還有許多人對接種第三劑疫苗猶豫不決,這些人有感染新冠並傳播新一輪疫情的風險,歐盟委員會對此感到擔憂。

奧密克戎毒株還在不斷變異,在致病性上與其他變異株“一樣嚴重”

當前,奧密克戎毒株仍是全球流行的主流變異株。4月27日,世衛組織發佈的新冠疫情週報顯示,過去30天,上傳到全球流感共享數據庫的超過25萬個新冠病毒序列中,99.7%是奧密克戎。

令人不安的是,奧密克戎毒株還在不斷變異。5月4日,譚德塞在日內瓦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奧密克戎毒株的兩種亞型BA.4和BA.5是南非最近病例激增的原因。

南非誇祖魯·納塔爾大學病毒學家圖裏奧·奧利韋拉教授在社交媒體上表示,BA.4和BA.5似乎比BA.2更具傳染性,這兩種新變體“在允許病毒逃避免疫的譜系中發生突變”。

爲何奧密克戎毒株能進化出如此“花樣繁多”的亞型變異株?世衛組織專家指出,奧密克戎的基因多樣化表明新冠病毒持續面臨自然選擇壓力,企圖適應其宿主和環境。

此前,有觀點認爲,奧密克戎毒株比其他變異株更具傳染性,但嚴重程度較低。然而,路透社5月6日的一篇報道指出,根據美國一項13萬人參與的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在致病性上與之前出現的變異株“一樣嚴重”。

這項研究基於13萬名新冠肺炎患者的醫療記錄,研究人員將疫苗接種率、統計數據完整性等因素作爲影響指數加入計算過程,並發現不同新冠病毒變異株在世界範圍內占主導地位的兩年間,各時期新冠病毒感染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幾乎相同。這項研究目前仍在同行評審階段。

“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根本不是輕微的感染。”來自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赫巴·穆斯塔法強調,“需要住院治療的奧密克戎感染者所面臨的重症風險與感染德爾塔毒株的病人是相當的。”

毫無疑問的是,未來有必要持續監測新冠病毒變異株。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病毒學家溫迪·巴克利日前表示,對於新冠病毒變異的未來趨勢是否一定是“毒性持續減弱”,她的觀點是否定的。除了常見突變外,新冠病毒還會通過重組快速演化。如果一個奧密克戎變異株與另一個新冠變異株發生重組,有可能產生既能免疫逃逸又能導致更嚴重疾病的毒株。

“如果這些新出現的變異株能預示病毒向着溫和方向發展,那肯定是好消息,但生物學告訴我們,情況不會永遠這樣。”巴克利說。

“躺平”後遺症已經陸續顯現,快速精準“動態清零”是現階段基於我國疫情形勢的最佳選擇

新冠病毒仍在全球肆虐之際,部分國家卻選擇逐步放寬防疫措施。目前,這種模式的後遺症已經陸續顯現。全球多位公共衛生專家對此呼籲,“應重建公共衛生措施,而不是讓公衆自己承擔風險”。

“躺平”並不能讓民衆實現一勞永逸。以2月末宣佈實施“與新冠共存”計劃的英國爲例,其醫療系統正承受前所未有的壓力。英國國家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大約每13個英國人中,就有1人確診。

“醫院、學校和企業發現,有十分之一的人在生病,很難正常運轉。”英國知名免疫學家丹尼·奧爾特曼表示。有研究顯示,五分之一新冠住院患者在5個月後仍不能工作;由於長期健康狀況不佳而沒有工作或在尋找工作的人增加了20萬人。

“躺平”是否就能挽救經濟?恰恰相反,據英國《衛報》報道,美國經濟在今年第一季度GDP下降約0.35%,通脹飆升、奧密克戎變異株和供應鏈問題都拖累了經濟增長。今年第一季度,歐元區19個成員國的GDP增長0.2%,而上一季度的增幅爲0.3%。法國經濟在第一季度停滯不前,意大利的經濟產出甚至出現收縮。

科學數據表明,奧密克戎的傳播力遠大於流感和此前的新冠病毒其他變異株。從病死率來看,全球的流感平均病死率爲0.1%,而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平均病死率約爲0.75%,是流感的7到8倍,老年人羣特別是80歲以上的老年人羣病死率超過10%,是普通流感的近百倍。

“我們中國的老年人口數量巨大,還有那麼多的兒童和免疫缺陷人羣,疫苗接種率沒有達到足以形成抵抗重症和死亡的這種免疫屏障的地步。在這種情況下,一旦放鬆,病毒肯定是廣泛傳播。大量的感染人羣,乘以重症率和病死率,無疑會造成許多的重症和死亡。對一個國家和民族來說,將是巨大的災難。”國家衛生健康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樑萬年表示。

另一方面,大量重症的出現,也會反過來擠兌醫療系統,勢必又會造成正常的醫療服務需求得不到滿足,形成惡性循環,最終廣泛影響人們正常的生產生活。

種種事實顯示,迄今爲止,中國的“動態清零”是最好的方法。

堅持就是勝利,堅持纔會勝利,堅持定能勝利。快速精準的“動態清零”,是現階段基於我國當前疫情形勢的最佳選擇。從嚴從實從快把防控措施落實到每一個環節,不斷提高科學精準防控水平,一定能以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來源: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