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烏克蘭局勢發酵以來,能源安全成爲歐洲關注的焦點。爲覓得新氣源,近日歐盟及各成員國領導人不斷穿梭於多個外交舞臺之上。
在美國總統拜登訪歐期間,歐盟尋求能源供應多樣化的嘗試再次取得突破。歐美雙方達成合作協議,這一協議將幫助歐盟今年從美國額外獲得至少150億立方米液化天然氣(LNG),預計未來還會增加。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歐美達成上述計劃,是歐盟朝着結束對俄羅斯能源依賴邁出的一大步。
光大期貨能源化工分析師杜冰沁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烏克蘭局勢發酵以來,美國便已向歐盟釋放信號,表示將保證後者的能源供應。爲此,美國還嘗試與卡塔爾合作。但受制於LNG產能及運輸問題,未來歐盟能否使能源供應多樣化,仍待觀察。
歐盟國家四處覓氣源
歐盟委員會本月稍早表示,擬將今年對俄羅斯天然氣的需求削減三分之二。此後,歐盟國家一直在爭先恐後地尋找新的天然氣供應。德國經濟部日前表示,該國已與卡塔爾達成了一項長期天然氣供應協議。德國還與挪威達成協議,兩國將共建氫氣管道。
據市場研究機構Bloomberg Intelligence估算,2022年,在美國、卡塔爾和澳大利亞等國推動下,全球LNG產量或達4.528億噸。從理論上看,歐盟從俄羅斯進口的1.18億噸LNG有望找到替代品。
不過,在杜冰沁看來,由於國際能源市場上傾向於簽訂長協訂單,歐盟若想獲得額外訂單,就要從現貨市場上購買。受制於供應數量和價格問題,這將爲歐盟尋找氣源的嘗試帶來變數。
Bloomberg Intelligence的數據顯示,根據當前LNG每週的運輸量測算,有70%的LNG訂單留給了長協客戶,僅有30%的訂單在LNG現貨市場上出售。洲際交易所(ICE)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有歐洲天然氣價格“風向標”之稱的TTF基準荷蘭天然氣3月價格報101.269歐元/兆瓦時,是一年前價格的近5.4倍。
美國最大的LNG出口商錢尼爾能源 (Cheniere Energy)首席商務官費金(Anatol Feygin)表示,目前國際天然氣市場參與者幾乎無法向歐洲輸送更多的LNG。“每個人都在問,短期內你能做些什麼來讓更多的商品進入歐洲,但沒有靈丹妙藥可以讓額外的LNG列車出現。”他說。
杜冰沁還稱,除供應問題外,歐盟國家對LNG的接收能力,也將制約該地區尋求能源供應多樣化的嘗試,而這與LNG運輸船數量、LNG終端數量息息相關。
據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NEF)估計,爲彌補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缺口,全球需要每月多增加82艘LNG油輪。
在接收方面,歐洲國家需要重新配置管道路線並建立互聯網絡,以將天然氣從沿海進口終端轉移到德國等位於歐盟內部的需求中心。作爲全歐最大的天然氣消費國,目前德國沒有天然氣進口終端。這意味着,在未建成LNG終端與港口前,德國只能通過比利時、法國和荷蘭的終端接收LNG,轉換爲氣體後再通過管道運輸至境內。
杜冰沁進一步表示,雖然德國等國表示,將提升LNG接收能力,但即便是在獲得融資和批准合同後,LNG設施的建設也需要三至五年的時間。這說明,短期內歐盟能獲得的天然氣額外供應仍有限。
能源領域的“馬歇爾計劃”?
在當前歐洲能源短缺和能源價格高企的背景下,作爲美國國內化石能源最大貸款人——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戴蒙(Jamie Dimon)向美國總統拜登建議稱,美國需要制定一個新版的“馬歇爾計劃”,以開發國內的更多天然氣。
其提議主要分爲三點:第一,美國要加大天然氣的生產;第二,美國應該鼓勵歐洲加大LNG基礎設施的建設,並調整與轉變原來的管道天然氣設施;第三,美國需要進一步加大能源領域投資,包括新能源和碳捕捉科技。
美國天然氣供應商Venture Global LNG 的首席執行官薩貝爾(Mike Sabel)表示,美國政府承諾爲歐洲提供更多的天然氣,向市場發出了強有力的信號。“受惠於政府和監管部門的新支持,公司將盡快將大量的LNG產品推向市場。”他說。
在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分析師薩弗斯(Nikos Tsafos)看來,未來美國有望不斷增加對歐洲天然氣的出口,以幫助後者擺脫對俄羅斯在能源方面的依賴,但在此之前需要掃清一些障礙。
薩弗斯稱,美國企業需要考慮,新投資的LNG項目能否抓住歐洲能源轉型的窗口期。目前,歐盟將天然氣定義爲過渡能源,這意味着歐洲客戶可能在2025~2030年期間需要天然氣,但在2040或2045年後便不再需要。而建設一個LNG項目的投資期限爲20年,固定銷售合同期限爲15~20年,融資期限大概10~15年。
此外,美國天然氣企業Telluria的董事長蘇木(Charif Souki)則表示:“在全球能源轉型的背景下,銀行和金融機構對傳統能源的投資正變得有點敏感,我們一直在告訴他們不要投資石油和天然氣。”
美國政府則表示,美方在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計劃中,還將着眼於氫能的長期突破。未來,歐盟建造的新的LNG基礎設施還有可能接收對氣候更友好的氫氣。
(來源: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