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至13日,美國總統拜登參加了在英格蘭康沃爾舉行的七國集團(G7)峯會,中國議題成爲會議一大焦點。七國集團領導人同意啓動由美國提出的“重建更美好世界”(B3W)倡議,並在公報中就新疆、香港、臺灣等問題發表歪曲事實、顛倒是非的言論,繼續鼓譟新冠疫情病毒溯源問題。
美國等少數國家粗暴干涉中國內政,違反國際關係基本準則,與本次峯會公報中所謂在“多邊”體系下創造更加“清潔、綠色、自由、公平、安全”未來的目標背道而馳,暴露出美國拉盟友搞“小圈子”和集團政治、強權政治的險惡用心。這對解決當前世界面臨的問題絕無益處,與中國在國際社會展現出的大國擔當相比,高下立見。
中國一貫致力於同世界各國人民同心協力,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中國向世界作出永不稱霸、不搞擴張的莊嚴承諾,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以合作取代對抗,以共贏取代獨佔;積極參與引領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在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基礎上,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符合世界各國普遍需求的方向發展。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七年多來,中國與沿線國家深化經貿合作,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取得一系列成果。截止去年11月,中國已同138個國家和31個國際組織簽署201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開展超過2000個合作項目。中國幫助發展中國家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如孟加拉國帕德瑪大橋和南北鐵路網、埃及尼羅河畔的輸電線路等。“一帶一路”倡議基於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不針對誰也不排斥誰,而美國提出的“重建更美好的世界”則爲了“與中國戰略競爭”,可謂“東施效顰”,效果可想而知。
新冠疫情下中國的對外援助行動更直觀地展現了大國擔當。中國已向80多個發展中國家提供疫苗援助,向150多個國家和13個國際組織提供抗疫物資援助,向國際合作夥伴供應疫苗3.5億劑,是世界上對外疫苗供應最多的國家。中國在兩年內提供20億美元國際援助,並暫停了77個有關發展中國家的債務償還。反觀美國,在新冠疫情中採取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做法,發佈旅行禁令,阻止伊朗等國獲得防疫物資,引發外交摩擦。美國擁有全球領先的醫療衛生水平,不僅沒能履行大國責任,反而奉行“疫苗民族主義”,囤積遠超其民衆需求的新冠疫苗,限制疫苗原材料出口,嚴重影響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疫苗生產。
美國希望借G7峯會團結所謂“民主”盟國,打造基於價值觀和意識形態的“小圈子”,難掩“美國優先”的內核。拜登在峯會中不斷提及“重返談判桌”,是在強調美國希望重新在七國集團乃至國際事務中佔據主導地位,維護美國自身利益。美盟友對此心知肚明,與美國貌合神離,尤其在對華問題上與美存在溫差。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峯會期間對媒體表示,G7應尋求在保護氣候和生物多樣性等領域同各方合作,“沒有中國,我們永遠找不到解決辦法”。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峯會結束後向媒體表示,G7並非“敵對中國的俱樂部”,G7成員國應同中國一起努力,應對氣候變化、國際貿易及發展政策等問題。他強調應在“坦誠”與“尊重”的基礎上發展同中國的合作伙伴關係,不應擴大分歧。
當今世界正處變局之中,人類發展與安全面臨前所謂未有的挑戰。尤其是在新冠疫情影響下,全球經濟復甦緩慢,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存在,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不斷擡頭,戰略恐襲、饑荒疫情此起彼伏,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問題複雜交織。
美國應當認識到,各國同處於一個世界中,每個民族、每個國家的命運都緊緊聯繫在一起,人類應該風雨同舟、榮辱與共,努力把地球建設成和睦的大家庭。只有摒棄意識形態偏見,以人類命運爲重,堅持對話溝通,謀合作、促發展,纔是大勢所趨,才能解決當下人類發展與安全面臨的挑戰。一廂情願搞陣營式的對抗只會製造衝突與損失,最終只能是雙輸的結局。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