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人心!日本民衆連日舉行集會,反對日美首腦會談

亞太日報

text

5月22日至24日,美國總統拜登對日本進行了上任以來的首次訪問。其間,除舉行美日首腦會談,拜登還出席了美日澳印“四邊機制”峯會,並啓動“印太經濟框架”。自拜登抵達日本之日起,來自日本各地的數百名民衆持續多日在東京舉行集會和示威遊行,高喊“反對戰爭”“反對四邊機制”“反對修憲”等口號,強烈反對日美首腦會談和美日印澳“四邊機制”峯會,抗議日美雙方破壞地區和平穩定的企圖。

有分析人士就此指出,破壞和平的舉動永遠不得人心,這正是拜登訪日之旅受到日本民衆強烈抗議的原因。日美兩國基於冷戰思維、以俄烏衝突增加風險挑戰爲藉口,在亞太拉幫結夥搞“小圈子”、挑動分裂對抗,不利於地區的和平與發展,其圖謀在亞太不受歡迎,更不會得逞。

民衆稱此次會談爲戰爭會談

在抗議集會上,日本民衆打出了反對日美首腦會談的標語。集會的組織者、日本律師高山俊吉說,拜登此次訪問韓國和日本給地區和平穩定帶來不可估量的惡劣影響,爲地區動盪埋下禍根,日本民衆絕不容忍日美兩國政府在破壞地區和平穩定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集會參加者白井進也談到,日美首腦會談是想要發展軍事產業、想要搞戰爭的人舉行的戰爭會談。專程從北海道趕來東京參加抗議集會的板野陽平說:“我們必須阻止關於戰爭的會談。”

集會參加者川添望則指出:“這是日美聯合起來爲戰爭做準備,我們不能沉默,爲了保持日本與近鄰的友好關係,我認爲根本不需要日美同盟。”

在此次首腦會談中,日美兩國確認將加強美國參與日本防衛的所謂“延伸威懾”;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向拜登表示將對本國防衛能力進行“徹底地強化”,並將對防衛預算進行“相當規模的增加”;對於日本發展“對敵基地攻擊能力”,岸田向美方表態不排除包括“擁有反擊能力”在內的所有選項。

日本時事通訊社分析認爲,日美首腦會談在軍事與經濟兩方面拉幫結派搞“小圈子”、企圖圍堵中國的姿態鮮明。

日本《京都新聞》社論指出,“反擊能力”作爲“對敵基地攻擊能力”的替代表述,內涵與“先制攻擊”大同小異,其思想完全脫離了戰後日本和平憲法一直堅持的專守防衛原則。社論進一步強調,如果強化“延伸威懾”,反而會爲東亞地區埋下危險的種子。

日本共產黨委員長志位和夫批評指出,日美強化軍備只會造成惡性競爭循環,應當堅持和平憲法第九條的宗旨開展外交,努力實現東亞和平穩定。岸田一方面謀求強化使用核武器的“延伸威懾”,另一方面以在世界範圍內消除核武器爲目標,這根本就是矛盾的。

警惕“印太經濟框架”危險動向

針對拜登此行推出的所謂“印太經濟框架”,日本抗議民衆表示,這完全是出於美國的利益考量、暗藏危險的動向,必須引起足夠的警惕。“印太經濟框架”是爲了準備戰爭想要建立經濟包圍網,現在日本很多勞動者生活困苦,日本政府卻不顧這些狀況,反而爲了準備戰爭,提高軍費、擴張軍備,我們堅決反對。

不僅參與抗議集會的日本民衆反對拜登此番推出的“印太經濟框架”,美方把經濟問題政治化、武器化、意識形態化,衝擊現行的區域合作架構,開地區一體化倒車的行爲也引發了日本國內外諸多有識之士的警惕。

日本國內外輿論普遍認爲,國際間的經濟協定原本應當推進自由貿易、促進合作開放,給所有成員國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但所謂的“印太經濟框架”只是美國爭奪亞洲經濟主導權的手段,對希望進入美國市場的廣大亞洲國家而言並無實際好處。還有聲音指出,無論什麼名目的區域合作框架,都應該推進自由貿易,不應該搞變相保護主義;應該有助於世界經濟復甦,不應該破壞產業鏈穩定;應該促進開放合作,不應該製造地緣對抗。

日本《京都新聞》的社論指出,“印太經濟框架”與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不同,不涉及有關開放市場的關稅減免,不能促進自由貿易,只是美國爲對抗中國、爭奪亞洲主導權而拉攏地區國家的手段,日本不應只是附和美國的對華戰略,而應重視與中國直接對話,發揮日本獨自的作用。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的發言近日引發日本有識之士的共鳴。王毅指出,中國樂見有利於加強區域合作的倡議,但反對製造分裂對抗的圖謀。當前世界經濟處於艱難時期,不應人爲製造經濟脫鉤、技術封鎖、產業斷鏈,加劇供應鏈危機。

“四邊機制”峯會被指挑撥對抗

針對日美首腦會談次日舉行的美日澳印“四邊機制”峯會,日本抗議集會民衆也打出了反對“四邊機制”的標語。集會民衆指出,所謂“四邊機制”是挑撥地區對抗、製造陣營對立的機制,對此堅決反對。

參加集會的日本律師森川文人說,“四邊機制”峯會是一種強盜會談,是要討論如何瓜分世界,他們是要拼湊利益小圈子。我們認爲這種做法是錯誤的,所以我們反對拜登訪問日本,反對他們拉幫結夥的企圖。

美日澳印“四邊機制”充斥着陳舊過時的冷戰零和思維,軍事對抗色彩濃厚,有違時代潮流,註定不得人心。連日來,日本媒體紛紛發文表達了對所謂“四邊機制”的不滿和反對,及對其可能影響地區和平穩定的擔憂。

日本《讀賣新聞》報道稱,儘管沒有指名,但“四邊機制”峯會意在對抗中國,無論是對地區形勢的所謂“擔憂”,還是對“印太地區”進行總額500億美元的援助和投資,都是針對中國採取的對抗措施。

針對拜登訪日接連發出的強硬信號,日本《朝日新聞》《東京新聞》等主要媒體紛紛發表社論表達擔憂。《朝日新聞》社論指出,強化武力對峙,以經濟安保之名,切斷相互依存關係,並不能保證和平穩定。只有抑制美國的過激姿態,在對話與增進互信之中探索共存之道,纔是作爲中國鄰國的日本應該做的。《東京新聞》的社論也警告說,如果強化防衛能力、增加防衛預算,將使周邊國家感受到威脅,引發軍備競賽,將是本末倒置的做法。日本內閣官房副長官代理柳澤協二在接受《東京新聞》採訪時也談到,應當認識到,軍力並不是萬能的。

除媒體的反對聲音外,日本國內有識之士指出,日本政府及個別政治人物逆時代潮流而動,不斷突破專守防衛原則,參與構建排華小圈子,客觀上加劇了亞洲地區出現分裂與對抗的風險。日本政府應當認真傾聽愛好和平的日本民衆的呼聲,停止拉圈子、搞對抗的行爲,轉變思維、擴大合作、發展經濟、促進和平。禍亂地區和平穩定的行徑註定不得人心也註定失敗。亞太國家和睦相處、合作共贏的主流聲音不會改變,亞太地區推進區域一體化的時代潮流也不會改變。

(來源:法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