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施洋
本週,俄羅斯官方媒體報道了俄羅斯開始生產下一代遠程戰略轟炸機PAK DA首架原型機的相關報道,標誌着俄羅斯在下一代戰略轟炸機的研製上暫時領先了其“老對手”美國空軍;而美國空軍在最近連續多次使用B-1B戰略轟炸機在全球進行的行動,也表明戰略轟炸機這一裝備在當下時代裏依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同時在本週,臺灣軍方證實已經向美方求購岸基魚叉反艦導彈,並因此在臺灣島內引發了不小的爭議,也從中暴露出臺灣軍方、政界以及科研領域對於“自主研發”裝備之間貌合神離的立場差異。
新一代的俄羅斯戰略轟炸機
5月26日,俄羅斯塔斯社援引消息人士提供的內容報道稱,俄羅斯已經開始製造其下一代遠程轟炸機項目(PAK DA)的第一架原型機,這一代號爲“產品80”的項目已經完成了設計工作,與製造相關的材料轉運工作已經開始。另有消息聲稱,PAK DA首架原型機的座艙製造工作已經在進行之中,整機的總裝按照計劃將在2021年進行。
儘管該機的設計部門——圖波列夫設計局的媒體服務部門拒絕對這些消息進行評論,但2019年12月,負責國防事務的副總理阿列克謝·克里沃盧奇科曾對媒體透露,該機已經獲得俄羅斯聯邦政府的批准,圖波列夫設計局也已經在着手進行具體的設計工作,並且進行飛機各系統的研製和測試。今年2月,克里沃盧奇科還表示爲該機配備的發動機將在今年內開始測試工作。
在有關PAK DA的新聞之後的第二天,5月27日,俄羅斯國防工業部門對外表示,第二架圖-22M3M超音速轟炸機的原型機已經進行了超音速試飛工作,表明俄羅斯空軍對於圖-22M3系列轟炸機的升級和改進還將繼續,考慮到俄羅斯此前已經開始着手的復產圖-160M戰略轟炸機的工作,俄軍在戰略轟炸機領域“鞏固一代,量產一代,研製一代”的思路已經非常明顯。
儘管俄羅斯是蘇聯戰略空軍力量最主要的繼承者,但與美國空軍的戰略力量發展相比,俄羅斯戰略轟炸機在冷戰結束後的發展歷程要坎坷艱鉅的多。由於90年代全面崩潰的經濟形勢和四分五裂的工業體系,俄羅斯遠程轟炸機航空兵在冷戰後的前十幾年,一切努力都只能用“收拾”來形容。俄羅斯通過債務談判從烏克蘭換回了8架圖-160轟炸機,又通過將喀山飛機制造廠內蘇聯時期遺留的4架未完成的圖-160進行續建,將其機隊規模從解體初的6架增加到17架(2003年墜毀1架)。直到2014年,圖-160機隊纔開始逐步接受包括航電系統等的升級。
從2015年開始,俄羅斯軍方提出了重新復產圖-160的計劃,並計劃在2021年完成第一架全新制造的圖-160M2轟炸機,2023年開始以每年3架的速度進行量產。2018年,俄羅斯正式向喀山飛機制造廠下達了10架圖-160M2的訂單,目前生產工作正在按照計劃進行之中。儘管生產的仍然是冷戰時期設計的舊型號轟炸機,而且訂單所消耗的經費無疑會影響到處於研製中的PAK DA,但這一批訂單對於俄羅斯航空工業恢復戰略轟炸機的生產能力和重新打通相關的產業鏈而言極爲重要,對於PAK DA日後的量產也必不可少。
相比之下,PAK DA戰略轟炸機作爲俄羅斯在冷戰後,上世紀90年代末期纔開始啓動的遠轟炸機研製項目,在技術路線上與蘇聯末期作爲圖-160後繼型號的預研項目的差異可謂巨大。蘇聯時期的圖-160後繼者原本計劃是繼續高空高速路線,最大飛行速度要求在3.5甚至4馬赫級別的“鈦合金怪物”,而如今的PAK DA戰略轟炸機則變成了一款使用飛翼設計佈局,飛行速度只有亞音速,強調隱身性能,具備12000公里的航程,最多可以攜帶30噸彈藥,或者實現長達30小時留空能力的“俄版高級B-2”。當然作爲一款戰略轟炸機,雖然已經有了外形想象圖,但更多的詳細情況目前依然是高度保密的,該機具體的設計和配置,也要等到轟炸機原型機完成總裝下線之後才能大白於天下。
從技術的角度看,亞音速隱身佈局的戰略轟炸機從難度上要遠小於最大平飛速度接近4馬赫,最大升限25000米的超音速戰略轟炸機構型。特別是對於航空發動機的研製來說,目前構型的PAK DA只要一款推力足夠、油耗較低的無後燃器渦扇發動機就能滿足需求。俄羅斯航空工業既可以提供現成的型號,也可以在已有產品基礎上發展新的改進產品。至於大型飛翼佈局在飛控和機動性上的問題,在有大量類似佈局的飛機開發經驗俄羅斯航空工業眼裏,應該不成問題。而機載武器方面,俄羅斯在近年來研製和裝備一系列新一代機載打擊武器都將應用於PAK DA上,從相對傳統的隱身空射巡航導彈到空射高超聲速導彈,俄軍在現役圖-95MS、圖-22M3和圖-160系列上進行的各種新武器試驗,最後也都會反映到PAK DA的彈艙裏面。
儘管戰略轟炸機的首要職責毫無疑問是擔負一個國家空基戰略核威懾的運作平臺,但在當代,戰略轟炸機搭載各種常規武器進行遠距離大量彈藥的投送與精確打擊,也已經成爲了超級大國對戰略轟炸機使用的標準方式。就在本週的5月26日,兩架從美國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出發的B-1B戰略轟炸機在一架KC-135R型空中加油機的支援下,飛臨巴士海峽附近的南中國海軍上空進行巡航飛行,5月27日,又有兩架B-1B戰略轟炸機在兩架KC-135R空中加油機的支援下從關島出發,穿越中國東海防空識別區和對馬海峽,再經輕津海峽海上空繞行返回。
兩次巡航任務中,B-1B都抵達了可以對南海和東亞大陸進行防區外打擊的發射陣位,儘管B-1B目前已經被取消了安裝核武器的能力,成爲一種純粹的常規打擊的轟炸機,但該機憑藉強大的載彈量和各類先進精確彈藥的使用能力,依然會成爲東亞地區不可小覷的作戰力量。在此之前的實戰中,美國空軍和俄羅斯遠程航空兵更是不止一次出動戰略轟炸機,對遠離本土的敵方目標發射巡航導彈或者投擲精確制導炸彈。特別是在俄羅斯在敘利亞境內的作戰中多次使用戰略轟炸機,無疑也讓俄軍對於戰略轟炸機在常規戰爭的價值有了更加切身的認識。
相對於美俄這兩個有着豐富戰略轟炸機研製和使用經驗的國家,中國雖然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從蘇聯獲得了一批圖-4重型轟炸機,但由於綜合國力以及國家戰略的限制,解放軍對於戰略轟炸機的認識和使用長期缺乏完整的概念,直到本世紀解放軍裝備和使用轟-6K等一系列國產遠程轟炸機之後,解放軍對於戰略轟炸機的價值和需求才有進一步加深。從這個角度來說,儘管中國的轟-20戰略轟炸機的研製工作已經正式開展,但無論是其研製進度還是未來原型機出現後試飛的進度上,相比已經輕車熟路的美俄,中國航空工業作爲這個領域的“新玩家”無疑需要經歷更多的考驗。
令人迷惑的“國防自主”
5月28日,臺灣“國防部副部長”張哲平在專案報告中確認,臺灣已向美方求購岸基機動“魚叉”導彈系統,同時還在今年4月要求美方對“岸防巡航導彈系統”進行報價。
消息一出,臺灣政界和“中科院”就對這一消息產生了不小的反響。畢竟一方面,蔡英文當局長期以來就以打着“國防自主”的旗號籠絡島內工業企業,爭取選票,順便從中“雁過拔毛”蹭點油水;另一方面,臺灣近年來在自行研製武器領域取得的建樹不多,除去各種自說自話“世界先進水平”的輕武器之外,以“雄二”和“雄三”爲代表的反艦導彈系統算是其中水平較高的一類產品,而恰恰臺灣要在這一領域洽購美製武器,不由令人生出疑惑。
按照美國方面官員透露的消息,在美國向臺灣方面提出出售“魚叉”的時候,臺軍並不希望購買“魚叉”這樣的老型號,而直接像美方提出希望購買美軍正在計劃採購的新一代反艦導彈(NSM)系統。顯然這樣的“僭越”舉動超出了美方的預期,因此並未答應臺方的要求。但就是這麼一件連臺軍自己一開始都有所嫌棄的裝備,在正式確定要購買之後,臺軍竟然還就“魚叉的優點”編出了個子醜寅卯來,也是令人嘖嘖稱奇。
按照臺軍此次透露的情況,如果一切順利,臺軍採購的10餘套美製的岸基機動“魚叉”導彈系統和相關的目標導引系統將在2023年交付臺軍,目前的美方報價爲17億美元(約合510億新臺幣)。而按照臺軍的說法,之所以選購“魚叉”而不是臺灣自產的武器,原因之一在於按照臺軍規劃的“殲敵50%”作戰目標,現有的岸艦導彈力量有所欠缺,依靠自產,臺灣的產能又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生產目標;加上美方承諾會在這款導彈上提供臺軍所缺乏的軍標GPS信號,賦予“魚叉”更加精確的對陸攻擊能力,使其對地攻擊能力遠優於臺軍自產的導彈。
臺軍目前的岸艦導彈部隊均編入所謂“海鋒大隊”,目前編成7個作戰中隊和1個機動中隊,其中1-7作戰中隊都編制有岸基固定的反艦導彈,第7中隊和機動中隊同時還有機動發射的反艦導彈,未來幾年,臺軍還將列裝數個機動中隊,總計裝備近百臺“雄風二型”和“雄風三型”反艦導彈機動發射車。按照臺軍每年生產數十枚反艦導彈的規模,光是滿足目前新增的機動中隊所需的導彈供應就已經很吃力了,在不增加額外產能的情況下,確實沒有餘力再在幾年內增加10餘套反艦導彈系統和相應的導彈。而相比臺軍現有所能獲得的民版GPS信號,美軍承諾給臺軍的軍標GPS的確也能有更高的精度,而且臺軍自己也確實沒有什麼辦法來解決這一信號差距。
但這事兒在臺灣研製導彈的“中科院”眼裏卻是另外一回事:論導彈性能,“魚叉”與“雄風二型”都是亞音速反艦導彈,在突防能力上半斤八兩,射程上最新型的艦射或者陸射“魚叉”可以達到150海里(278公里),“雄風二型”增程型雖然只有250公里,但和“魚叉”也差不了多少;至於“雄風三型”雖然射程上要遜色於“魚叉”(增程型“雄風三型”仍然在研製和試驗中),但其超音速在突防能力上帶來的好處無疑更加明顯。產能問題上,臺灣反艦導彈上各種依靠特殊渠道進口的零部件的獲取在多數情況下不成問題,而各類自產設備以及導彈的總裝能力,只要增加投資也不難獲得。
至於所謂“軍標GPS”,作爲以反艦爲主要任務,具備主動雷達作爲末端制導手段的反艦導彈本身對於目標的外部信息情報就是“有個大概就行”,而所謂的對陸攻擊任務,在臺軍內部已經有使用“雄風二號E”巡航導彈的791旅在的情況下,指望專用的反艦導彈能在對陸攻擊上發揮多大的作用實在是有點兒捨本逐末。更何況美軍給臺軍軍標GPS的承諾並不牢靠,在臺海戰局有變的情況下,比起可以持續獲得的民版信號,軍標GPS反而更加容易被美軍在第一時間裏切斷。
比起導彈的性能之爭,臺軍這批採購的“魚叉”導彈還有一個潛在的危險:全世界購買過岸基機動發射“魚叉”導彈的總共只有兩個國家——丹麥和韓國,其中丹麥的“魚叉”導彈早在2003年就已經退役,目前只剩下韓國一家還在使用,而臺軍如果還想要用“魚叉”兼職對陸攻擊,勢必還要對這套少人問津的系統進行不少的改進。如此一來,這些“魚叉”系統能否如臺軍所願,在2023年開始交付使用就更加值得懷疑。
在採購類似“魚叉”這樣臺灣能夠製造相似裝備的武器的問題上,臺軍的想法顯然更加傾向於“進口貨”,畢竟花一樣的錢,美製裝備的性能不大可能顯著遜色於自制產品,可靠性顯然還要高過自制型號,也不會有和“自己人”打交道時爲了政治需求硬着頭皮接收次品的糟心事;作爲本土裝備生產商的臺灣科研機構則無疑想要“肥水不流外人田”,靠着所謂“國造”的“大旗”在有限的採購軍費盡量分一杯羹;至於那些決定購買誰的產品的臺灣政客,“自制”還是“引進”的關鍵既不在於性能,也不在於是否真的有利於本土產業發展,而在於決策的當下到底是選票優先還是所謂的“美臺關係”重要。至於這些裝備能不能真的在戰場上有好的效果,他們反而毫不在乎。
(來源: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