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下周末與習近平在武漢會面;北京熱衷於加深互信,而莫迪則熱衷於投資。中國與印度在喜馬拉雅山對峙的末日預言正在消散。兩國正在認真探索一條引導他們步向和解的途徑。亞洲時報(
ATimes.com
)報導
這是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上周日在北京所發出的聲明中最明顯的意義,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莫迪將於本月27至28日在湖北省武漢舉行一次非正式會議。
「非正式會議」是個創新的想法,在今時今日的中印關係中亦意味著一個突破。新華社援引王毅的話指,這個新形式的目標是「就全球的一些徹底變化進行戰略溝通,深入交流有關中印關係的全面、長期和戰略問題的意見」。
中方希望以長遠的戰略為發展關係「大局」。目的是為了重蹈覆轍,為了某個問題而忽視整體局勢。王毅強調,更重要的是,非正式會議將「有助加深兩國領導人之間的互信,對全球格局和中印關係作出戰略判斷,引導兩國設定新目標,並開創兩國關係新局面。 」王毅相信這個過程「不僅有利中印兩國及其人民,也將對地區和世界的和平與發展產生重大而正面的影響。」
這次談話將充斥著被稱為「全球巨變」的言論。中印兩國都因為各自的理由對美國感到失望,毫無疑問,兩國都是自由貿易和全球化的持份者。印度也沒有幻想過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會與印度達至貿易平衡。
美國一直主要進軍印度出口市場,特別是軍事出口。同樣,印度也明白,中美關係不存在「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 trap”)的威脅,華府的戰略是與中國進行更有效的談判,無論是奧巴馬抑或特朗普政府都一樣。
亞洲亦是同樣情況,莫迪也非常重視印度與俄羅斯和伊朗的關係,不會因為特朗普的政策而停下腳步。特朗普在他就阿富汗戰爭訂下的所謂南亞戰略中將印度置於高位,但新德里政府對戰爭以及美國缺乏透明度的方法懷有深深的疑慮。
經過長達四年對抗中國的道路後,新德里已經創下新里程碑。莫迪憑直覺通過改變中印關係來創造外交政策;諷刺的是,北京最初也可能是看準他是一位罕見的強勢印度領袖,相信可以與之開展業務。
但莫迪正遇到印度內部強大陣營的強大阻力,他們帶著嫉妒、懷疑和恐懼的目光去觀察中國的崛起,當中亦混雜了非理性的競爭性和驚恐思維,尤其是西方智庫和傳媒一直在煽風點火。這些阻力(和附屬利益集團)仍然非常強大。能夠有勇氣和毅力去抗衡這些力量的人,看來就只有莫迪。中國很可能也意識到這一點。
撰文:評論員M.K. Bhadrakumar
原文:
http://www.atimes.com/article/whiff-sino-indian-detente-air/
相片:Reuters via Madoka Ikegami / P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