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 | 中國亮相南太平洋,誰肝顫了?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 冬雨

5月26日,我國外交部長王毅帶領一個由20人組成的代表團抵達所羅門羣島,開啓了對南太平洋8國的訪問之旅。當日,王毅與所羅門羣島代總督奧蒂在首都霍尼亞拉會面,王毅表示,期待兩國關係成爲中國和太平洋島國相互合作和信任的典範。在此之前,中國與所羅門羣島簽署了一項安全協議。通過這一協議,中索兩國將在維護社會秩序、保護生命和財產安全、人道主義援助和自然災害應對等領域展開合作。

除所羅門羣島,王毅還將對基里巴斯、薩摩亞、斐濟、湯加、瓦努阿圖、巴布亞新幾內亞、東帝汶等八國進行正式訪問,對密克羅尼西亞聯邦進行“雲訪問”,同庫克羣島總理兼外長、紐埃總理兼外長舉行視頻會晤,並在斐濟主持召開第二次中國—太平洋島國外長會。

王毅這次對南太平洋8國的訪問,引發了剛結束四方會談的美國和鄰近這些南太平洋島國的澳大利亞的擔憂。

26日,澳大利亞新任總理阿爾巴內塞稱王毅此行是“中國尋求在南太平洋地區增加影響力”的表現,並表示作爲自二戰以來該地區的首選安全夥伴,澳大利亞必須做出迴應。要說澳大利亞的迴應也確實迅速,就在王毅抵達所羅門羣島的同天,阿爾巴內塞就派出外長黃英賢火速訪問了斐濟。

在王毅出訪南太平洋8國的前一天,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也表達了所謂的擔憂,稱美國擔心南太平洋國家可能會在倉促、不透明的談判過程中達成與中國的交易。他建議南太平洋國家對與中國的"模糊"交易保持警惕。

9108e1cc95a9eb7d923a65.jpg

中國只是和所羅門羣島簽署了一個安全協議,中國外長只是對8個南太平洋國家來個訪問,美國和澳大利亞就能這麼緊張?

對此,上海政法學院上合基地文獻信息部副主任孫頻捷給出了原因。

孫頻捷說,澳大利亞一直將自己定位爲中等強國,將南太平洋地區視爲自己的勢力範圍,因此對中國與南太平地區國家加強關係始終抱有敵意。而美國將中國定位爲競爭對手,自然也不希望中國在南太平地區獲得外交突破。

但是,對中國拓展外交影響力將危及美國與澳大利亞的安全利益,純粹是西方國家以己度人的妄斷。中國一直秉承和平發展的理念,抱着合作共贏的態度發展與世界各國的關係,在中國的文化中零和博弈與戰略對抗肯定不是主導思想。

然而,孫頻捷說,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對國際關係的理解方式與中國完全不同,從中世紀王朝戰爭到近代殖民地爭奪,他們的歷史經驗都是建立在對抗與爭霸之上。在南太平洋地區,澳大利亞一直以“白人”宗主自居,將一衆南太平洋島國視爲自己的勢力範圍,這種具有典型的殖民主義敘事風格的地緣政治認知,讓他們難以容忍一個亞洲國家在該地區與自己競爭。

因此,澳大利亞會不遺餘力的採取各種“反制”措施,對抗對中國在該地區的出現。但是中國的影響力不是中國刻意爲之的結果,是中國外交理念和經濟合作方式相比其美澳國家更有競爭優勢的結果。南太平地區國家歡迎中國的到來,將其視爲自己發展的重要機會。這是一種雙贏的局面,同時中國與當地國家的合作也不是一種排他關係,美澳的反對與擔憂純粹是霸權思維在作祟。

孫頻捷說,從大英帝國到美利堅帝國,世界霸權已經在“央格魯-薩克遜”文化圈中流動了幾百年,他們很難接受未來世界權力分散到其他國家手中。因此,無論是中國威脅論、制度優越論、文化優越論等種種形式的反華言論其背後,隱藏的就是根深蒂固的“白人至上主義(或者央格魯-薩克遜至上主義)”。隨着中國的不斷髮展,世界格局必然發生變化,如果某些國家不改變自己根深蒂固的偏見,那麼中國焦慮症是很難治癒的。

(來源:亞太日報 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