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綜合 牧之
在中印兩國邊防部隊於拉達克山谷地區發生冷兵器衝突後,印度方面頻頻在熱點地區做出示強舉動,不久前還從法國接收到了目前印度空軍最爲新銳的“陣風”戰鬥機。
除了軍事領域的示強,印度還在通過外交手段試圖在中國的鄰國之中“挖牆腳”,首先便是當地時間8月13日,印度宣佈將斥資超5億美元,資助馬爾代夫修建聯通各島的橋樑。馬爾代夫此前已經加入由中國主導的“一帶一路”倡議,中國也對馬爾代夫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援建工作。印度此次直接祭出真金白銀加入馬爾代夫的基礎設施建設,試圖誘使馬爾代夫在中印兩國矛盾中選邊站支持印度。然而印度究竟能否真的從國內的經濟困境中抽出資金進行援建,也是需要時間來檢驗的。
此外,印度又在本週末對尼泊爾發出了示好的信號,衆所周知,在中印拉達克山谷對峙期間,印度軍方多批次主動出擊,試圖在中國,尼泊爾,巴基斯坦三個方向齊頭並進非法佔領領土。不過在尼泊爾軍方的還擊下,印軍鎩羽而歸,反而被尼泊爾收復了一部份領土。此次示好,恰逢印度獨立日,兩國元首通過電話進行了交流。通話的具體內容我們不得而知,不過考慮到兩國之間長久以來的邊境矛盾問題,或許仍是以外交辭令式的交談爲主。就在印度向尼泊爾示好的同一天,印度總理莫迪發表獨立日講話,公開向中國示強,表示要建立140萬人的強大軍隊,並表示要用經濟武器打擊中國。
印度近段時間向馬爾代夫和尼泊爾示好,同時向中國示威的舉動其實解讀起來也只是印度在謀求地區大國地位的一次行動,試圖通過自己的一些動作來向東南亞諸國展示印度的國家力量。但是印度的這步棋走完,真的能達到莫迪想要的效果麼?
首先從經濟體量上來看,印度在國內GDP水平嚴重失衡的狀態下仍然大量採購軍火,並試圖援建他國,無疑是一種飲鴆止渴的舉動。在國內的輿論上也會處於被動局面。而中國依託“一帶一路”倡議,援建和盈利完全可以互不干擾。與印度空頭支票式的援建不同,來自中國的基建援助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其次再看國際關係,受英國殖民統治許久的印度,在處理國際關係上仍然傾向於施壓政策。憑藉在印度洋上雙航母戰鬥羣的存在作用,印度向周邊國家施壓可以說玩得如魚得水。但這也是不可能得到周邊國家真正的友好相待的。反觀我國的外交策略,一向是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框架下進行的友好外交策略。一文一武;一個真出手,一個假仁義。印度的“挖牆腳”策略顯然無法實現。
(來源:亞太日報 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