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眼聯盟聯合日印,又要求科技公司“開後門”

亞太日報

text

長期以來,美國一再抹黑中國電信設備及應用程序留有“後門”、“竊取數據”,並以此爲藉口打壓遏制中國高科技企業。然而,對所謂的“後門”,美國及其盟友卻一向“情有獨鍾”。

當地時間10月11日,美國領導的多國情報機構“五眼聯盟”發表聲明,要求科技公司在加密應用程序中插入“後門”,以便執法機構獲取訪問權限,監控網絡犯罪。日本和印度也簽字加入了這一聲明。

據《南華早報》12日援引法新社報道,“五眼聯盟”成員國美國、澳大利亞、英國、新西蘭及加拿大最高司法官員在一份聯合聲明中先是宣稱,他們支持加密技術的使用,因爲這在保護個人數據、隱私、知識產權、商業祕密和網絡安全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是數字世界中的“信任之錨”。

但緊接着,聲明話鋒一轉,指責加密技術的“特殊使用”對公共安全構成了重大挑戰,因爲其“完全阻止了對內容的合法訪問”。隨着Signal、Telegram、Facebook Messenger和WhatsApp等使用端到端(end-to-end)加密技術應用程序的迅速增長,政府監管變得困難。

聲明稱,儘管加密至關重要,隱私和網絡安全也必須得到保護,但這不應該“完全阻止執法機構及科技行業對在線的嚴重違法內容採取行動”。

聲明呼籲科技公司與政府開展合作,將“公共安全納入到系統設計之中”,以“可讀和可用的格式”向執法部門提供訪問渠道。在不降低安全性的同時,使執法部門能夠有效打擊非法內容和活動,對受害者進行保護。

在聲明最後,“五眼聯盟”再次辯解道,儘管“數據保護和尊重隱私”仍然是每個國家法律框架的重中之重,但他們不認同“不損害隱私就無法保護公共安全”的說法。

值得注意的是,與“五眼聯盟”進行情報合作的印度和日本也在聲明中署名。

在聲明末尾簽名一欄,印度及日本赫然在列

報道稱,近年來在美國和歐洲,加密應用程序製造商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他們被強迫向執法部門提供“後門”訪問權限。

根據電子前沿基金會(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的說法,歐洲國家在監管此類應用程序上已經更進一步。歐盟流出的一項計劃表明,歐盟計劃在明年引入“反加密法”,使得歐洲議會能夠通過“後門”進入加密程序。

事實上,早在去年7月,“五眼聯盟”就曾發表聲明稱,科技公司必須允許執法機構訪問加密數據,以防犯罪分子利用。“五眼聯盟”還發出警告,數據加密不應以犧牲公衆安全爲代價。

英國“計算機週刊”(ComputerWeekly)網站12日報道稱,對於“五眼聯盟”強加“後門”的想法,英國ProPrivacy諮詢公司數字隱私專家雷·沃爾什(Ray Walsh)認爲,“五眼聯盟”提出安全加密與創建“後門”共存的做法,只是一場“公關”秀,這與真正的數據安全原則背道而馳。

英國“計算機週報”網站:五眼聯盟再次要求能夠獲取私人信息

“他們一方面支持增強安全加密,聲稱這對保護個人隱私、數據、知識產權、商業機密和網絡安全至關重要,但另一方面又呼籲企業爲這種加密提供‘後門’,這兩種做法完全相反。”沃爾什說,

在沃爾什看來,任何有意設計的“後門”,都會帶來外部入侵的風險。“端到端安全加密的意義,在於確保數據只能由發送者和接收者獲得。”沃爾什說,“一旦爲這些數據創造了‘後門’,安全加密就會被破壞,從而提升了數據被泄露、破壞以及濫用的風險。”

然而,今年以來,要求科技公司“開後門”的“五眼聯盟”,卻始終在數據安全問題上抹黑指責中國,令人咋舌。8月31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叫囂,美國政府有義務確保美民衆數據不會出現在錯誤的地方,將盡一切努力阻止中國從數億美公民身上獲取數據。對此,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用鐵一般的事實,揭穿了蓬佩奧虛僞的說辭。

在9月1日的記者會上,華春瑩一針見血指出,美國一直是全球頭號電信竊密大戶。美國國家安全局長期將應用程序視作“數據金礦”,通過應用程序及應用程序商店挖掘數據情報,向手機中植入間諜軟件或破解程序漏洞。正是憑藉這種手段,“五眼聯盟”成功竊取了海量信息。

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今年8月強調道,中國將與世界各國一道,共同維護公平、公正、開放、非歧視的商業環境,促進國際科技交流合作,讓安全、可靠、優質信息技術爲全球經濟復甦和各國人民美好生活提供新的動力。

(來源: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