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產品提前終止 銀行爲何“自斷財路”

亞太日報

text

近來,有關銀行理財產品被提前終止的消息持續引發輿論關注。記者從第三方機構普益標準獲取的最新數據顯示,自2018年以來,銀行理財市場共有1432只產品提前終止,其中有1348只在《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發佈之後終止,2019年銀行開始加速清退部分存量理財,涉及622只產品,較2018年大幅增加。

銀行爲何要主動叫停這些產品?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其原因主要在於銀行要加快銀行理財轉型進度和控制資金成本。由於《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資管新規)要求理財產品淨值化轉型,並嚴格約束理財產品投資非標資產,一些早期發行且原存續期較長的舊產品,無法在過渡期結束時自動到期,屆時將不符合監管要求,因此銀行只能在適當的時間主動停止這類產品的運作。

“被主動停止的部分產品,曾給予了投資者較高的預期收益率或採取靠檔計息的方式,這不僅違背了資管新規打破剛性兌付的要求,在利率不斷走低的情況下,也讓銀行負擔了較重的成本。”普益標準研究員郭全毓表示。

從近3年的情況來看,股份制銀行提前終止的產品數量最多,共計767只,佔比達57%,可能與其自身存量產品較多有關。其次是國有銀行,近3年裏共有256只產品提前終止。

有銀行業分析人士指出,受資管新規和當前市場環境的影響,部分理財產品提前終止勢在必行。對於銀行來說,爲了加快存量理財的淨值化轉型進度,規範相關產品的運作方式,加快保本剛兌類產品的退出,提前終止這些產品是一種必要措施。對客戶方來說,這部分提前到期的產品,或有較高的利息收益,或有銀行信用保底,自然難以割捨。同時,因理財資金提前到期,客戶不得不改變原有的理財計劃,重新進行資產配置。

在郭全毓看來,銀行單方面停止運作預期收益率較高的長期產品,投資者會因利益受損而產生強烈的牴觸情緒,並且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的客戶羣較爲龐大,會面臨更大的聲譽風險。因此,要對所涉及的客戶做好解釋工作。除了發佈相關公告,理財經理應與相關客戶充分溝通,協助客戶選購替代產品以承接突然到期的資金,從而降低客戶流失的可能性。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