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 重北
在特朗普領導美國的四年裏,美國對華政策發生了重大改變,一系列針對中國的強硬政策被推出,從經濟貿易到科技人文,從南海問題到臺灣問題,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的對抗政策可以說是面面俱到,各個領域“全面開花”。
隨着特朗普任期已至和拜登接任上臺,在拜登領導下的美國,美國對話政策會有改變嗎?
美國Axios新聞網認爲,改變會有的,但中美關係想要重回奧巴馬時期的狀態,顯然是不可能了。一些初步跡象表明,拜登上任之後可能會繼續推行強有力的對華戰略。
亞太日報特約評論員石江月的觀點或許可以提供一些佐證。他在接受《亞太日報》採訪時表示,日前美國參議院對拜登政府的主要官員,包括美國國務卿提名人布林肯、財政部長提名人奧斯汀和國防部長提名人耶倫,進行了質詢和聽證,其中就涉及到了對華政策。從這幾位重要官員的表態來看,拜登政府對中國政策可能會繼續強硬路線,但是與特朗普政府不太一樣的是,他在強硬的過程中間可能也會增加合作保持溝通,而不是像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只有強硬而沒有溝通。
具體地說,石江月表示,從布林肯等官員的表態來看,在貿易方面,特朗普政府對中國施加的高額關稅,新上任的拜登政府似乎無意取消,所以該政策可能會繼續延續。在科技層面,特朗普政府的一些限制措施,包括對華爲公司的打壓,拜登政府也可能會繼續延續前任的路線,但是會在策略和方法上做出改變。在軍事方面,拜登此前已表態說,不會讓中美走向戰爭,所以在軍事手段的利用上,拜登政府可能會比特朗普政府時期稍微謹慎一些。在南海問題和對臺軍售方面,目前還不知道拜登政府會做出怎樣的調整。但美國國務卿提名人布林肯表示,拜登政府將繼續執行特朗普政府不久前通過的《臺灣保證法》。最後在人員交流方面,尤其是學者和留學生交流上,拜登政府的政策應該會比特朗普政府更加寬鬆。
對於拜登上任之後的中美關係,亞太日報特約評論員孫成昊說,在對華政策上,拜登執政後美國國內低調或者暫時銷聲匿跡的理性聲音或許能被激活,中美關係可能迎來一些微妙變化。然而,美國整體的對華政策不會改變,兩國關係不會迴歸奧巴馬時刻,競爭還將是美國對華政策的主流,只是在競爭的方式方法上拜登與特朗普一些區別。
此外,就新一代民主黨人的政策取向看,不少人支持要保留特朗普對華“行之有效”的策略,不能全盤推翻。總體而言,拜登的對華政策將回歸一點理性,很可能重啓除經貿領域以外的兩國高級別戰略對話。在人文領域,拜登政府會一定程度恢復與中國的人文交流,諸如關閉領館、拒發留學生和記者簽證這樣的做法,在拜登任內將難以再現。
(來源:亞太日報 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