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混剪短視頻惹版權方衆怒,B站快手抖音等或難再享“版權紅利”

亞太日報

text

這兩天,小張發現,她的B站收藏夾裏,不少影視區的視頻都變“灰”了,而這背後的原因源於4月以來陣勢龐大的“長視頻反擊戰”。

最早的一次動作發生在4月9日,中國電視藝術交流協會、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等15家協會聯合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芒果TV、咪咕視頻等5家視頻平臺,和正午陽光、華策影視、檸萌影視、慈文傳媒等53家影視公司聯合發佈了《關於保護影視版權的聯合聲明》;4月25日,名單又增加了514位藝人,再度呼籲短視頻平臺推進版權內容合規管理,清理未經授權的內容。

而近日,繼版權方集體抗議之後,國家電影局也對短視頻侵權盜版行爲做出表態。

4月28日,國家電影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當前比較突出的“XX分鐘看電影”等短視頻侵權盜版問題,國家電影局將配合國家版權局繼續加大對短視頻侵犯電影版權行爲的打擊力度,堅決整治短視頻平臺及自媒體、公衆賬號生產運營者未經授權複製、剪輯、傳播他人電影作品的侵權行爲。

連續的表態之下,創作者和平臺實際上都做出了一些應對,例如B站就下架了小張收藏夾裏的大量影視混剪視頻。但在版權方的聯合抗議背後,所反映的核心矛盾到底是什麼,將給相關平臺帶來哪些影響、他們如何應對等問題也同樣值得關注。

“XX分鐘看電影”動了誰的奶酪?

上述單位發出的聯合倡議書表示,倡導公衆賬號生產運營者提升版權意識,嚴格遵循“先授權後使用”,清理自身賬號內未經授權的切條、搬運、速看和合輯等影視作品內容。

而“切條、搬運、速看和合輯”,都是影視類短視頻常有的內容類型。例如在抖音、B站和快手這類平臺,電影解說、影視剪輯、電影混剪等都是熱門的影視短視頻類型,“在抖音看完一整部劇”已經是不少網民的常見操作。而國家電影局提到的“xx分鐘說電影”也是其中一種。

實際上,這類影視短視頻內容一直和版權方存在衝突,由此引發的司法訴訟也時常發生。就在不久前,界面新聞報道過,B站因爲“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被愛奇藝起訴。

但就整個視頻行業來說,如此大規模和頻繁的“抵抗”還是首次。

近年來,影視類的賬號在各大短視頻平臺激增,給平臺帶來了巨大流量。根據短視頻工場與星榜聯合發佈的榜單,2020年12月,粉絲增速排名第一的是影視剪輯類賬號,其中在達人榜單中,影視類內容佔比超過70%。

甚至是版權方本身,也和短視頻平臺有過不少聯動,例如,B站官方曾多次推出混剪大賽。據瞭解,影視內容出品方也會和流量賬號進行合作,在短視頻平臺進行內容的預熱和宣發。

但隨着短視頻平臺流量的增長,這類視頻開始觸及版權方的利益。最新的數據顯示,B站的月活突破2億,2020年單個活躍用戶平均每天花在B站上的時間保持在80分鐘以上,抖音月活用戶更是突破5.5億。

知識產權領域專家、上海大邦律所高級合夥人遊雲庭律師認爲,對這類短視頻賬號的打擊主要涉及平臺間的博弈。

“一些短視頻平臺和中視頻平臺上有大量將電影實質性核心內容進行剪輯、重新編排播放給用戶的賬號,這種行爲首先侵犯了電影著作權人的權利。而這些電影的信息網絡傳播權主要在長視頻網站上。對於電影製片方和長視頻網站而言,這個行爲就侵犯了他們的權利。”

他補充稱,對於長視頻平臺而言,中視頻和短視頻平臺不付出版權費就使用了這樣的內容,還導致用戶將大量的觀看時間花在了中視頻平臺和短視頻平臺上,剝奪了用戶在長視頻平臺的使用時間,“使得花錢購買版權的網站反而成爲了配角。”

長視頻平臺確實有焦慮的理由。

以愛奇藝爲例,2020年全年,愛奇藝的內容成本同比下降了6%,但仍然達到了209億元。與此同時,和短視頻平臺動輒百分之幾十的月活增長相比,愛奇藝的訂閱會員數卻在下降。財報顯示,到2020年末,愛奇藝訂閱會員人數從上年同期的1.069億下降至1.017億。

“版權紅利”不再,平臺密集下架混剪作品

一位B站影視區UP主曾告訴界面新聞,近兩年,她明顯感覺到B站對於二次創作的審覈變嚴格了。創作者爲了避免被判定爲侵權,通常會去掉關鍵詞,例如劇名、角色和話題。

此次事件之後,在小範圍的討論裏,小張和朋友們已經有了這樣的感受——“感覺要涼了。”

這周以來,小張看到熟知的UP主創作的視頻陸續被下架,原因都是“應版權方要求”,其中大部分是混剪類二次創作,還有一些爲影視劇相關的飯剪視頻。不過,上述UP主表示,目前還未收到B站關於侵權行爲的提醒和通知。

截至界面新聞發稿前,B站和快手尚未對上述相關抵制行爲做出官方迴應;抖音的迴應則是,“抖音一直在打擊各種形式的版權侵權行爲,注意到了影視行業同仁的呼籲,正在與相關方聯繫,商討更行之有效的影視版權保護協調機制。”

平臺選擇下架不合規的視頻規避風險,內容生產者也開始尋找出路。

一位抖音電影類賬號相關負責人告訴界面新聞,他們現在採取的方式是在視頻中加上“本視頻已獲授權”的字樣,如果沒有標明授權,對於他們來說也是不利的,“平臺可能會減少推送”。

不過,對於大量的普通創作者來說,獲得版權方的授權並不容易,他們不太可能接觸到片方或者宣發團隊。“大部分的視頻還是爲愛發電,只有少數纔會有宣發的合作。”小張告訴界面新聞,至少粉絲過萬的B站影視區賬號纔可能接到劇方的合作。

保護版權一直是法律明文規定的條款,但在過去,平臺往往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方式,判定是否侵權的標準也十分模糊。

但經過最近的“反擊戰”,界定的標準需要更加清晰。遊雲庭解釋稱,著作權是法定權利,使用他人著作權原則上應當是獲得許可,法律規定了一些不需要獲得許可的情形,比如爲了評論某一部作品而適當引用的,個人欣賞爲目的製作的,但這種個人欣賞不包括重新分發。

因此,他認爲界定的標準是,如果短視頻使用了電影作品的內容但又無法歸入合理使用範疇的,就屬於侵權。

遊雲庭表示,法律和規定更加嚴格之後,短視頻和中視頻平臺可以採取的方式一是自己購買版權供用戶剪輯,二是放棄這部分的內容,“前一種會使成本上升,後一種會使用戶流失,這都是他們不願意面對的情況。”

可以肯定的是,作爲影視二創土壤的中視頻、短視頻平臺必然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但這種影響究竟有多大,目前還很難確定。

遊雲庭稱,原因在於平臺可以加大力度推廣其他的內容,或者剪輯自家擁有版權的內容。此外,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平臺鼓勵賬號剪輯搬運電影作品本身司法風險就比較小,“因爲互聯網平臺享受避風港待遇,法律義務是收到通知後刪除侵權內容即可免責。”

但他也強調,以往利用長視頻內容剪輯獲得流量的平臺,在此次事件後可能無法再享受“版權紅利”。

實際上,B站已經入股了歡喜傳媒,近年來也不斷參與紀錄片、電視劇的製作,加大對長視頻版權的投入;而抖音所屬公司字節跳動擁有西瓜視頻這一平臺,也採買了不少經典電視劇和電影。面對版權方的圍攻,這些內容平臺或許需要準備更多“庫存”了。

(來源:界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