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百萬起!期貨公司招兵買馬

APD NEWS

text

進入3月,各行業春招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不少期貨公司發佈春招信息,部分公司甚至在招聘海報中以“(相關崗位)年薪百萬起”招攬人才。

  在業內人士看來,當前期貨行業面臨人才數量嚴重不足、結構不平衡、流動性大、高校培養相對滯後等問題。在汲取外部新鮮血液的同時,期貨公司還需做好留住專業人才的工作,滿足實體企業日趨多元的風險管理需求。

  百萬年薪招攬人才

  “年薪百萬起”,今年期貨公司春季招聘宣傳中不乏亮點,打出“高薪牌”的舉動更是暴露了行業求賢若渴的“搶人”心態。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月以來發布招聘信息的有國信期貨、美爾雅期貨、中信建投期貨、銅冠金源期貨、中信期貨、國泰君安期貨、招商期貨、銀河期貨、中輝期貨等在內的十幾家期貨公司,包括社招和校招。

  從招聘信息看,崗位需求幾乎涵蓋期貨公司各個業務條線,其中,金融科技相關崗位需求尤爲吸引眼球。

  對於期貨公司提出的“百萬年薪”高薪招聘策略,一德期貨人力資源部總經理陳亮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期貨公司以高薪公開招募人才,有利於吸引證券、基金、銀行、保險等其他金融機構的高層次人才加盟,促進期貨公司提升人才集聚能力。

  根據中期協調研統計數據,2021年期貨公司社會招聘人員中,由金融機構流入人員佔比達55.02%,其中31.40%來自其他期貨公司,10.42%來自證券和基金公司,13.20%來自其他金融機構如銀行、保險公司等。

  “2021年與前兩年數據基本一致,表明近年來金融行業之間的人員流動較大。”陳亮說。

  “期貨行業的高端人才需求激增,導致人才價值合理迴歸,逐步向基金以及券商高端人才薪酬看齊。”東吳期貨總經理助理姜興春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當前期貨公司傳統經紀業務經營難度較大,且成本居高不下,倒逼公司嘗試網絡金融業務,希望通過直播、網上引流突破,因此相關崗位招聘需求也較突出。

  行業人才需求大

  根據中期協統計數據,截至2021年底,在中期協註冊的期貨從業人員數量爲70294人(包括IB從業人員)。其中期貨公司從業人員數量爲32857人,僅爲證券行業從業人員數量的十分之一。

  在陳亮看來,作爲知識密集型行業,人才是期貨行業發展的基礎,當前期貨行業人才在數量方面仍嚴重不足。

  “近年來期貨行業快速發展,對期貨人才需求較大,且創新業務的開展依賴綜合型人才和高端量化人才,期貨行業內部培養的人才已不能滿足需求,因此需要對外招聘。”姜興春說道。

  人才結構不均衡、流動性大、高校培養相對滯後等問題是當前期貨行業人才隊伍建設過程中的“攔路虎”。

  陳亮表示,當前期貨市場對複合型、創新型以及國際化高端專業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而期貨從業人員中,具有一般從業經歷的人員居多,經驗豐富的高素質經營管理人才較少;熟悉傳統經紀業務的人員居多,精通資產管理、風險管理等創新型業務的人員較少;熟悉境內期貨市場的人員居多,精通境外金融衍生品市場的人員較少。“這樣的人才結構制約了行業發展。”

  此外,業內人士指出,由於期貨公司自身盈利能力相對較弱,相比銀行、券商等其他金融機構,在人才資源爭奪戰中不佔優勢。隨着私募基金、互聯網金融等行業的興起,期貨公司留人更難,人才流失也成爲行業進一步發展的障礙之一。

  需注意留住專業人才

  中國期貨市場經過30多年改革發展,形成覆蓋農產品、金屬、能源、化工、金融等領域的品種體系,市場規模穩步擴大,運行質量不斷提升,在金融、資本市場的地位和影響力逐漸增強,對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不斷提高。如何加強行業人才培養,成爲亟需解決的行業問題。

  “期貨公司謀求創新轉型,現有的人才結構難以滿足創新發展的需求,未來期貨行業的人才需求規模巨大,亟需投資經理、期現業務、場外期權、做市交易、量化交易、境外期貨等金融衍生品高端人才。”陳亮說。

  據瞭解,期貨行業具有“小行業、大市場”的特徵,每一個期貨品種的背後都代表着一個或多個產業鏈,牽動着成千上萬家實體企業。“當前實體企業利用期貨市場管理價格風險的需求與日俱增,越來越多的實體企業開始參與到期貨市場中來,期貨公司在吸引人才的同時,也要爭取留住現有的專業型人才。”陳亮表示。

  如何留住專業人才也是東吳期貨目前考慮的問題,姜興春認爲,對期貨公司來說,提供可持續發展的平臺以及有競爭力的薪酬是留住人才的主要途徑。

(來源: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