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航空本周三晚突然自爆,有超過940萬名的客戶資料被盜取,而事件在發生後7個月才對外公佈,可見國泰在處理客戶個人資料安全上是存在嚴重不足。有市場人士估計,由於國泰亦有在歐盟提供服務,今次事件或已觸犯了當地的個人資料保障法例,有機會面臨數以十億港元計的罰款。
集團表示,發現公司及其全資子公司港龍航空約940萬名乘客資料曾被不當取覽,其中包括姓名、出生日期及電話等,亦涉及403張逾期的信用卡、86萬個護照號碼及24.5萬個香港身份證號碼等。國泰航空正聯絡受影響的乘客,並通知香港警方,以及知會各有關當局。
不過,在事發後便有分析指出國泰或可能已觸犯了歐盟今年5月生效的《通用數據保障條例》(GDPR)的規定,條例要求企業在出現資料外洩事故時,應在得悉事件後72小時內通報,否則或面臨公司全球總收入4%,或2,000萬歐元的罰款,計算以較高者為準。
按照國泰航空2017年總收入972.84億港元計,若罰款4%,相當於38.9億港元。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黃繼兒表示,以歐盟標準來看,國泰的做法是難以接受。他稱公眾對國泰有高的期望,國泰在5月時無將事件公布,與顧客期望有落差。
今次事件雖然與國泰的業務沒有直接關係,但保障客戶資料是任何公司的重中之重,但國泰處理的手法實在非藍籌企業的標準。這也反映了國泰為何在過去數年一直被標籤為「因管理不善而在國際排名節節下降」的航空公司。
事實上,國泰本身的業務備受宏觀經濟環境影響,特別是貿易戰 。剛公佈的客貨運數字顯示,9月經營數據顯著轉弱,客、貨運量分別按年錄得1%跌幅及僅1.7%升幅。若撇除受農曆新年因素影響的1、2月份計,兩項數字均為今年最差。國泰航空與國泰港龍航空9月合共載客261.26萬人次,較去年同月下跌1%,而乘客運載率下跌0.2個百分點至80.8%。雖然數據反映9月份颱風因素,但中長期而言國泰或會持續受全球貿易的外圍因素影響業務表現。
市場人士認為,中美貿易戰持續升溫將對國泰貨運業務有直接影響,加上燃油對沖虧損持續、油價上升增加經營壓力,都是影響國泰未來業績的不明朗因素。
事實上,國泰今年上半年業績繼續「見紅」,錄得虧損2.63億元,較市場預期更差,而過去兩年半累計虧蝕金額已經超過20億元。同時,上半年度燃油對沖更錄得虧損6.53億元,過去四年半相關對沖虧損累積金額達248億元。集團當時預計,燃油價格料繼續高企,加上行業競爭激烈,難以預測業績何時可以扭虧。
若國泰管理層不好好處理公司的服務質量,只會令更多乘客轉搭其他公司的航班,屆時國泰想挽回也來不及了。
撰文:評論員鍾紹陽
更多:
相片:i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