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二連三退羣,拖欠鉅額會費,美國終會“退”到無路可退?

亞太日報

text

美國又雙叕“退羣”了!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有關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削減美俄導彈數量的《中導條約》……這些或攸關全人類未來命運,或統領地區局勢保一方平安的重大協議,美國通通沒有放在眼裏,接二連三地宣佈退出。

這一次,輪到了世界衛生組織。當地時間7月6日,美國政府已正式通知聯合國,將於2021年7月6日起退出世衛組織。

美國再次“退羣”,正值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上漲至將近300萬人、死亡超13萬人之時。

拖欠了世衛組織超過兩億美元的鉅額會費,美國揚長而去。作爲超級大國,美國不僅沒有承擔大國責任,反而肆意“甩鍋”,動輒“退羣”使絆,給全球合作抗擊新冠疫情“扯了後腿”。

預謀已久? 美國退羣原來爲這事……

2020年4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就在白宮記者會上表示,美國將暫停資助世衛組織,理由是他認爲世衛在“處理新冠疫情時表現欠佳”。

5月,美國又“威脅”世衛組織稱,若其不致力於在未來30天內做出“實質性改進”,美方將終止向其繳納會費,並重新考慮是否留在世衛組織內。

然而,自疫情之初,世衛組織作爲領導全球抗疫的關鍵組織,及時地分享疫情信息、協調抗疫物資、推進疫苗研發,爲防控疫情做出巨大貢獻。此刻,美國“退羣”,理由顯得有些荒唐可笑。

自美國疫情暴發以來,特朗普政府爲掩飾自身應對疫情不力,曾多次試圖推卸責任,將矛頭對準世衛組織,並無端牽連中國,屢次歪曲事實,顛倒黑白。

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李海東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美國是世衛組織最大的資助國,但當特朗普政府試圖將美國疫情‘甩鍋’中國時,世衛組織卻沒有同它一道。這相當於,我給了你錢,你卻不幫我做事,這就惹毛了特朗普政府。”

李海東指出,“目前美國疫情、經濟形勢不佳,但恰逢美國大選前夕,特朗普若想贏得選舉,那麼他必須表明,美國國內的問題不是他造成的,而是外部因素導致的。”

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劉衛東對此持相似看法。他認爲,近日美國疫情越發嚴重,特朗普選擇在此刻做出這一決定,也不失爲一種安撫選民的手段。

他說,“特朗普此舉意在表明,他會把所有的資金、精力、技術都用在美國國內抗疫上,他將美國民衆的生命作爲最重要的考慮因素。”

當地時間6月19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馬特奧縣居民在一家餐廳就餐。目前,加州重啓經濟進入第三階段,只要所在縣允許,電影院、餐廳以及大型購物中心等高風險設施可以重新營業。

失道寡助 “搬起石頭砸自己腳”

就在準備與世衛組織分道揚鑣之時,美國疫情仍在迅速蔓延之中,多州病例數激增,全美日增確診超過5萬例,累計確診逼近300萬例,居於全球首位。

李海東指出,“從疫情層面來看,此舉會妨礙全球各國同美國分享抗疫經驗,這使得美國疫情不但不會緩解,反而會惡化。就像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劉衛東也稱,“疫情不是一個國家就能阻斷掉的,如果不與世衛組織其他成員國進行合作,即使短時間內能控制住疫情,未來也會存在一系列的問題。”

另一方面,專家認爲,美國此舉無疑會使其全球影響力、軟實力進一步衰退。李海東稱,美國作爲一個“超級大國”,在全球合作抗疫中本應該起帶頭作用,然而其退羣的行爲,將使全球合作越來越困難。

李海東表示,“特朗普政府完全漠視了世衛在健康衛生方面非政治性的功能,也漠視了當前各國合作抗疫的迫切需要,同樣漠視了美國民衆的健康需求。”

當地時間5月2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密歇根州福特工廠視察時被媒體拍到仍未佩戴口罩,而此前,不管是福特公司還是該州官員都提出了希望他戴口罩的要求。

多方批評 “緩衝期”一年,還有變數嗎?

在美國國內和國際社會,特朗普政府此舉招致猛烈批評。美國衛生專家認爲,美國的退出,將使世界各地更多的人處於疾病和死亡的危險中,甚至包括美國人。

哈佛全球健康研究所所長艾希什•賈說:“我認爲這是一個非常糟糕的決定,既會損害全球公共健康,也將損害美國民衆的健康。”“在我看來,退羣之後,美國人無法參加會議、無法參與制定這些政策,我們又從何受益?”

聯合國基金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庫森斯則表示,美國政府此舉“目光短淺,毫無必要,而且非常危險。”

另外,德國高級外交官布廷在參加大西洋理事會會議時,也表達了對世衛組織的支持。“面對新冠疫情,我們只能共同應對,共同克服。”他說,“妨礙世衛組織的工作,並不是一個好主意。”

當地時間5月21日晚,美國總統特朗普發佈公告,全美自22日起降半旗三天,向新冠肺炎逝者致哀。圖爲22日的華盛頓國家廣場。

不過,美國《國會山報》稱,雖然特朗普政府已提交退出申請,但美國正式退出將需要一年的時間,這其中仍存變數。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7月7日表示,“當美國致力於加強全球健康時,美國人會更安全。在我成爲總統的第一天,(美國)將重新加入世衛組織。”

對此,李海東分析稱,“由於美國大選的不確定性,使得美國能否在2021年真正退出世衛組織,有着巨大的不確定性。”

** “美國優先”** 這些年,美國退了哪些“羣”?

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美國打着“美國優先”旗號的單邊主義也愈演愈烈。

從攔截口罩出口,到試圖“買斷”新冠治療藥物瑞德西韋,再到宣佈退出世衛組織,“美國優先”,威脅着全球公共健康生命線。

李海東評價稱,“特朗普政府在整個內政外交方面,展示出非常濃厚且狹隘的民族主義和新孤立主義。”同時,也顯示其不願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和義務。

當地時間7月4日,一位居民戴着口罩從紐約曼哈頓對岸的海濱走過。當日是美國獨立日,美國多地疫情仍面臨嚴峻形勢。

2017年1月23日,上任僅3天的特朗普,就退出了奧巴馬政府費盡心血達成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

不到半年,特朗普又宣佈,美國將退出全球170多個締約方共同簽署的、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

2017年10月,特朗普還宣佈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期“賴掉”本該繳納的會費。

2018年5月,特朗普宣佈,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並將重啓對伊制裁。

2019年2月1日,美國宣佈2日起暫停履行《中導條約》,爲地區和全球安全形勢增添了新的不確定性。

2020年7月6日,《開放天空條約》締約國網絡會議舉行,由於俄美等國無法達成共識,美國預計將在2020年11月正式退出該條約。

對此,劉衛東分析稱,美國不斷退羣的目的存在一定相似之處,“一是協議本身對美管束太多,二是美國投入了金錢,卻未能換來同等的發言權。”

然而,當美國犧牲世界其他國家利益以換取自身利益時,只能讓自己的路越走越窄,會不會有一天,將“退”到無路可退?

(來源: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