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評丨疫情當前,讓法律給人們信心

亞太日報

text

“對未經批准擅自設卡攔截、斷路阻斷交通等違法行爲,要立即報告黨委、政府,依法穩妥處置,維護正常交通秩序。”

1月28日,公安部召開了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暨全國公安機關視頻會議,會議的上述內容引發廣泛關注。據媒體報道,此前已有急救車被卡的情況出現。有地方的救護車不到一百米遇到兩個路卡。

未經批准擅自封路是違法行爲,這一明確表態正當其時。需要糾偏的違法行爲,還不止這一種,比如部分武漢返鄉人員個人信息被泄露,甚至被歧視、被騷擾。

救護車被卡,耽誤的是比黃金還寶貴的救治時間,封路本是“抗疫”舉措卻造成害人後果,不可謂明智。泄露公民個人信息,公然侵犯他人合法權益,於社會並無任何益處,只會造成撕裂與紛擾。

疫情當前,地方上因地制宜、主動作爲是值得讚賞的,但不管什麼自選動作,都不能突破法律的框架。否則,“好心”也成了添亂。而輿論場上局部的不理性情緒雖然可以理解,但誰也無權爲了自身的安全感對無辜者施加傷害。害怕病毒不是違法的免罪牌。

所有人平等地生活在法律之下,在任何時候,這都是現代社會有效運轉的基礎。

法律能釐定是非。比如關於治理有關新型肺炎的謠言問題,最高法近日刊文指出,“執法機關面對虛假信息,應充分考慮信息發佈者、傳播者在主觀上的惡性程度,及其對事物的認知能力。”“試圖對一切不完全符合事實的信息都進行法律打擊,既無法律上的必要,更無制度上的可能,甚至會讓我們對謠言的打擊走向法律正義價值的反面,成爲削弱政府公信力的反面教材……”。這就爲所有發言者消除了法律上的後顧之憂,有利於及時揪出“藏匿的魔鬼”。

法律能協調不同的利益訴求。道路是大家的,網絡是大家的,社會也是大家的。每個人有不同的觀點,每個人有不同的訴求。沒有人能保證自己永遠站在多數人一邊,這一次攻擊、排斥他人的人,下一次可能就是被攻擊、被排斥的對象。法律唯有通過保護少數人的正當權益,才能保護所有人的正當權益。

特殊時刻,更要讓法律給人們信心,這對穩定公衆情緒和恢復生產都至關重要。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