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十年間,美國的閱讀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聲書激增,電視改編浪潮一波波涌來,帶有政治導向性的作品正在悄然步入兒童讀物市場。
早在3000年前,一位教士曾經寫下《傳道書》,他宣稱,“創造書籍,沒有止境。”這一預言到今天依然受用,但如今書籍的出版和閱讀方式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過去的十年裏——儘管時間並不長,還是清晰可見——圖書這一行業已經在新經濟的力量和消費者態度的推動下改頭換面。從2010到2019,讓我們細數西方創作與閱讀的11個變化趨勢。
1、連鎖書店撲街,獨立書店復活
亞馬遜實體書店
在過去的十年間,大量連鎖零售書店被拍死在了沙灘上。
2011年,經營着伯德思與水石兩家傳統連鎖書店的伯德思集團(Borders Group)宣佈破產,美國超過600家門店就此關門大吉。知名大型連鎖書店巴諾書店搖搖欲墜,不過就在今年6月,美國對衝基金產業艾略特管理公司以6.83億美元收購了巴諾,英國的水石書店也由這家企業經營。
凡事有好有壞,傳統連鎖書店的倒下伴隨着新興獨立書店的擴張。從2009年開始,獨立書店的排名上漲了超過50%。這些新書店十分硬氣,拒絕成爲亞馬遜的實體展臺,紛紛嘗試各種辦法,爲讀者提供一種手工藝術般的體驗,增強整個社羣的聯繫——這些都是網上書商這些競爭對手所不能匹敵的。巴諾書店則把下一步生存發展的希望寄託在參考各種獨立書店的模型上,讓更多獨立書店老闆放手去幹。
最後,諷刺的是,亞馬遜現在在美國已經開了21家實體書店,而且正在不斷加快步伐。2013年,亞馬遜創始人傑弗裏·貝索斯(Jeff Bezos)已經以個人名義收購了《華盛頓郵報》。
2、人人都聽有聲書
一衆大咖參與錄製《林肯在中陰界》有聲書
2009年,史蒂芬·金的《穹頂之下》有聲書版本刻錄成CD,只賣出30套。這種以物理形式存在的電子有聲書註定死亡。隨着有聲書平臺越來越多,電子渠道越來越便捷,數字文件的下載量正在裂變式增長,有聲書的市場每年增長都達到兩位數。出版商也推出了閃亮的全新產品,在電臺的“新黃金時代”裏配合演出一場大戲。喬治·桑德斯的《林肯在中陰界》把有聲書做到了極致——166名大咖參與了有聲書的錄製,其中包括演員本·斯蒂勒、朱麗安·摩爾和蘇珊·薩蘭登。
3、女孩當道
《消失的愛人》劇照,影片改編自同名小說
在2005年,史迪格·拉森(Stieg Larsson)出版了處女作小說《憎恨女人的男人》( Men Who Hate Women ),但翻譯成英文版出版後,這部小說一下子就性感多了——《龍紋身的女孩》。這一變化可以說昭示了未來十年虛構文學的走向。
2012年,吉莉安·弗林(Gillian Flynn)的《消失的愛人》賣出了200萬多本。接下來,寶拉·霍金斯(Paula Hawkins)助力讓女孩的力量勢頭不減,在2016年,她的《火車上的女孩》銷量超過1500萬。這樣的成功讓無數營銷人爭相模仿。但“女孩”現象並不只是簡單的盲目模仿,一炮而紅。“女孩”故事佔上風,宣告着新一代聰慧獨特的女性從此闖入男人俱樂部,在驚悚懸疑小說的戰場上搶佔地盤、挑戰權威,並且已開始悄然改變遊戲規則。
4、圖像小說成爲出版界的頭號英雄
《封閉式車庫》 [法]墨比斯 編繪 朱潔 譯 後浪漫 編訂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17-5
1992年,阿特·斯皮格曼(Art Spiegelman)憑藉圖像小說《鼠族》贏得了普利策獎,但在此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這一體裁依然難以進入主流文學的視野。圖像小說的銷量指數上漲,出版商、研究者、圖書館工作人員,甚至連好萊塢都不得不對其加以重視。哈珀·李的《殺死一隻知更鳥》這樣的經典小說爲圖畫改編裏注入了新的魔力。諸如羅克珊·蓋伊(Roxane Gay)、安東尼·伯爾頓(Anthony Bourdain)和塔·內西·科茨(Ta-Nehisi Coates)這樣的傳統小說家和非虛構作家也加入了遊戲。2016年,“遊行三部曲”第三部出版,美國衆議員約翰·劉易斯(John Lewis)在書中通過漫畫講述了自己50年來參加黑人民權運動的血淚史,這本書也成爲了第一本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的圖像小說。而就在2019年行將結束的最後一週,《華盛頓郵報》首次出版圖像小說:《穆勒報告全說明》( The Mueller Report Illustrated )。
5、兒童文學開始政治站隊
《A指的是活動家》
不管是否已經蓋棺定論,兒童文學已經成爲了政治角力的最後戰場。《晚安,特朗普》就是拿總統逗悶子的諸多兒童讀物之一,作者瑪格麗特・懷茲・布朗(Margaret Wise Brown)也創作了兒童讀物《晚安,月亮》。還有一種政治化的兒童文學,背後有着一個嚴肅的議題:喚醒兒童的政治意識。印度尼西亞插畫作家伊諾桑託·納加拉(Innosanto Nagara)出版了一本硬紙板書,名爲《A指的是活動家》( A is for Activist )。她希望咿呀學步的孩子們可以擺脫BB凳,走進工會大廳。
關於希拉里·克林頓、魯思·金斯伯格和其他民主英雄的作品都通過各種營銷手段,進入了自由民主派父母的購物車。而在另一邊,右翼電臺主持人拉什·林堡(Rush Limbaugh)也出版了以時空穿梭爲主題的圖像小說《拉什·熱維爾》系列,將讀者帶回到美國曆史中民族主義羣情激憤的年代。
6、E·L·詹姆斯把情色小說搬上了檯面
《五十度灰》劇照,電影改變自同名小說
E·L·詹姆斯的《五十度灰》最初發表在論壇上,是一篇受《暮光之城》啓發創作的同人文小說,當時用的還是“雪後冰龍”(Snowqueens Icedragon)這個筆名。由於大受歡迎,她又繼續創造了一個無法用價值衡量的虛構帝國。她的《五十度灰》三部曲最早由澳大利亞的一家小型出版社出版。2012年,Vintage出版社簽下了續集,在全球繼續擴大影響力,這時候的《五十度灰》已經是一臺現象級作品了。就在這一年,蘭登書屋通過出版《五十度灰》賺得盆滿鉢滿,每個員工都沾了光,領了5000美金獎金。詹姆斯的小說總共賣出了1.52億本,《五十度灰》可以說是十年來最暢銷的作品。然而,更重要的是,她的成功讓無數情色小說或是“打擦邊球”的作家看到了一個光明的未來。看到詹姆斯的粉絲千千萬萬,出版商和書店也改變了對情色小說的態度,擴大了產品範圍。長期以來被遮蔽的的成人題材終於得以開雲見日。
7、即時打印終於照進現實
哈佛書店的圖書打印機
多少年來,圖書即時打印的暢想幾乎就像飛行汽車一樣,永遠在地平線的那一端。在過去十年裏,這個美夢終於成真了。越來越多的書店開始根據需求印刷紙質書,書目多達幾百萬。2011年,“政治與散文”(Politics&Prose)書店也加入了這一隊伍。隨需打印(Print-On-Demand)技術與書店自行出版的電子書平臺緊密結合,讓許多需求無法被傳統出版商滿足的讀者們嚐到了甜頭。
雖然這些書本的印刷數量屈指可數——比如說《火星救援》作者安迪·威爾(Andy Weir)、《超能部族》的作者阿曼達·霍金(Amanda Hocking)的作品都沒能大規模出版——但依然大獲成功。對傳統出版商來說,這項新技術也能夠讓他們更快地對意料之外的需求做出迴應,由此可以在暢銷書售罄的時候及時補貨。
8、兒童出版商終於開始正視多樣性
《了不起的你》 瑪麗·霍夫曼 著 卡洛林·賓區 繪 幸佳慧 譯 小魯文化 2017-9
2014年,威斯康星大學在麥迪遜的教育學院發現,新出版的兒童讀物中只有不到3%的主角是黑人。這個現象對於少數族裔作家和出版界人士來說絕對是不能忍受的。他們在社交媒體上發起了一個活動,用#WeNeedDiverseBooks(我們需要多元化圖書)這個話題引起人們的重視。在當時,這場活動孕育了一個非營利組織,致力於增加少數族裔在青少年讀物中的出鏡率。出版商和圖書館工作人員也紛紛表態,努力推出更多表現美國社會全貌的書籍。就在上個月,威斯康星大學研究數據表明,圍繞黑人羣體故事的兒童讀物比例上升了四倍,其中拉丁美洲人的戲份也明顯增加——現在這個標籤也許可以換成#WeAreGettingThere(目標指日可待)了。
9、政治書籍成了政治徽章
打着“爆料特朗普”名號的《火與怒》一路暢銷
十年來,政治黨派分裂此起彼伏,政黨關係詭譎莫測,圖書市場裏關於黨派爭論的作品也大獲成功。奧巴馬執政期間,保守派作家愛德華·克萊因(Edward Klein)、迪內什·迪索薩(Dinesh D'Souza)和作家大衛·林博(David Limbaugh)等作者譴責聲一波接一波。到了特朗普時代,在有線電視“娛樂聞”(newstainment)的推波助瀾下,左右兩派的聲音熱火朝天,不分伯仲。特朗普的榮耀與陰暗就是最大的市場推動力,各種各樣的爆料作品、領導人語錄和回憶錄一路走俏。幾乎所有作品存在的意義就是證實自己忠誠於某一政治立場,而不是挑戰權威。在大多數情況下,本該應時應景但轉瞬即逝的書籍成爲了一面面印着鉛字的旗幟和一枚枚徽章,宣佈自己忠誠歸於何處。這個月,這種“政治飯圈”上升到了頂峯,共和黨全國委員會買了幾千本特朗普兒子寫的《觸發》( Triggered ),作爲競選活動周邊產品送給大家。
10、電視產業大肆搜刮新小說
《奧麗芙·基特里奇》劇照,劇集改編自同名小說
在過去,小說作者鉚足了勁想要將自己的小說版權出售給電影製片人,但在這過去的十年裏,流媒體電視平臺的激增爲小說作家創造了巨大的新機會。《權力的遊戲》《使女的故事》《古戰場傳奇》成爲千百萬人片單必看之選。帕波·克爾曼(Piper Kerman)的回憶錄《女子監獄》和林迪·韋斯特(Lindy West)的《女大當自強》在電視屏幕上綻放了生命第二春。科幻小說和奇幻故事也拍成了許多劇集片,其中包括詹姆斯·科裏(James SA Corey)的《無垠的太空》、尼爾.蓋曼的《美國衆神》和萊夫·葛羅斯曼(Lev Grossman)的《魔法師》。
在最近一段時間裏,這個趨勢的勢頭越來越猛,蘇珊·菜(Susan Choi)美國圖書獎獲獎作品《信任練習》( Trust Exercise )和理查德·弗拉納根(Richard Flanagan)的布克獎獲獎作品《深入北方的小路》都將在未來登上熒幕。這一趨勢最棒的地方就在於,電視節目將觀衆變成了原著小說的讀者,從而形成了觀看和閱讀的良性循環。
11、圖書館和出版商吵得不可開交
在過去的十年中,公共圖書館提供電子書下載服務,讓千百萬讀者享受到了便利。然而,這樣的發展並沒有讓所有人滿意:出版商擔心電子書會搶了他們的生意。今年,全球最大的五家出版商之一麥克米倫實行了“禁運”政策:在出版的前兩個月裏,每部作品的電子書圖書館只能購入一冊,而通常來講,在這兩個月裏,圖書館對這本書的需求是最爲旺盛的。這一舉動引起了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強烈反擊,美國數十家圖書館系統都開始抵制麥克米倫出版的電子書。雙方都毫不退讓,說對方正在威脅自己的生存。但諷刺之處在於,雖然很大一部分圖書館的下載量都在Kindle上產生,但亞馬遜卻拒絕向公共圖書館出售電子書。企鵝蘭登書屋自覺疏遠麥克米倫,站隊圖書館一方,支持這一提高大衆讀寫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媒介。但在邁入下一個十年之際,這場戰爭仍在延續。
(來源:界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