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3月2日從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下稱浙大一院)獲悉,日前,該院一名66歲的女性新冠肺炎患者接受了一場肺移植手術,浙大一院30餘名醫護專家協力爲該患者進行救治。目前,患者術後生命體徵平穩。
3月1日下午,這場浙大一院多學科協作的手術在該院之江院區負壓手術室完成。
手術中。浙大一院 供圖
院方介紹,這位66歲的女性患者1月31日確診,2月2日因病情進展從浙江某地轉院至浙大一院搶救,病情進展迅速,2月3日和2月16日先後氣管插管和使用人工膜肺(ECMO)。
這是一場與死神的“拉鋸戰”。經過救治,該患者的病毒核酸檢測已經連續多天轉陰,但雙肺實變嚴重,肺功能受損不可逆,生命陷入“絕境”,想要延續生命唯一的方法就是肺移植。
依靠人工膜肺(ECMO)勉強維持生命的患者,已脆弱得經不起半點風險,能否經受肺移植手術?手術方案經過反覆再反覆的討論。
器官移植專家、浙大一院黨委書記樑廷波帶領該院相關科室專家進行了多次多學科診療(MDT)。會診中,院方針對該患者相關檢查數據反覆評估病情、制定治療方案。移植最終通過該院大器官移植倫理委員會的論證,並得到了患者家屬的知情同意。
手術難度超乎想象:一方面患者呼吸衰竭導致肺動脈壓力增高,右心明顯增大,整個心臟旋轉,增加手術操作難度,另一方面體型肥胖,儘管本身沒有基礎疾病,但由於胸腔小,空間與肺的大小不匹配,造成心血管功能較普通人脆弱,這不僅是導致其病情迅速進展的因素之一,也使移植手術更加複雜。
但經過專家組評估,患者生病前身體健康,心肺功能也都正常,主要是由於新冠肺炎進展導致病情迅速惡化,病況符合相關手術標準。
爲此,浙大一院肺移植科、麻醉科、手術室、重症監護室、體外循環組、超聲等團隊爲這場隨時可能到來的手術做足了準備,人員配備到位,全部接受了防護培訓和考覈,確保醫護人員的安全。從轉運路線到病人交接,從手術流程到操作標準,院方將每一步都進行了細化,在一些關鍵節點甚至精確到以秒計算。另一方面,浙大一院團隊在全國範圍內尋找可能匹配的供體,爲挽救生命爭取時間。
1日上午,一位湖南腦死亡患者捐獻大愛,肺與患者配型成功,手術進入倒計時。3月1日10:30,供體完成捐獻;13:05,參與手術的醫護做好全套防護措施,戴上正壓頭套,由浙大一院肺移植科主任韓威力主刀,ECMO下的肺移植手術正式開始;15:56,供肺搭載的飛機落地杭州;17:00,供肺到達之江院區手術室,醫生隨即開始修整;21:18,雙肺順利移植完成。
患者肺部術前術後對比。浙大一院 供圖
在場的醫護人員來不及慶祝,馬上又投入到新一輪的戰鬥中。由於患者術後還面臨着肥胖造成的呼吸功能影響等問題,必須時刻密切監護。重症監護專家們早已在交接點等候,將患者平安護送至監護室,生命的接力繼續上演。
韓威力介紹,整個手術過程險象環生,特別是患者肺靜脈左房袖吻合處的處理尤其困難,稍有不慎,要麼左房無法吻合,或者阻斷鉗滑脫,直接導致患者死亡。“好在團隊經驗豐富合作默契,問題一一化解。”
據悉,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浙大一院作爲浙江省級新冠肺炎診治定點醫院收治了確診病例104例,危重型與重型患者佔總例數75%。目前在院搶救的危重患者中,有11位依靠ECMO維持生命。此前,浙江省首例孕35周新冠肺炎患者也在這裏順利誕下健康寶寶“小湯圓”,目前均已出院。
(來源: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