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 | 印度新冠肺炎病例突然急劇下降了!專家擺出疑惑臉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 Shannon

當新冠疫情在印度紮根時,人們一直擔心,它將使這個世界第二人口大國脆弱的衛生系統沉淪。

幾個月以來,隨着感染率的急劇攀升,印度一度看起來可能會超越美國,成爲病例數最多的國家。

但從去年9月份開始,感染率開始急劇下降。現在,該國每天報告約1.1萬個新病例,而最高峯時,則接近單日10萬個。幾乎在每個地區都能看到,突然下降的感染率。

這讓專家們感到困惑。他們提出了許多可能的解釋 ,包括該國的一些地區可能已經達到了羣體免疫,或是印度人可能有一些先天存在的免疫能力,使他們免受病毒的影響。

印度政府將病例的下降部分歸功於口罩的普及 —— 這在印度的公共場合是強制性的,違反者在一些城市會被處以鉅額罰款。

確定感染率下降背後的原因,可能有助於當局有效控制該國的病毒,該國報告了近1100萬例病例和超過15.5萬人死亡。到目前爲止,全球約有240萬人死於新冠病毒。

“如果我們不知道具體原因,你很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做一些可能導致病毒再次爆發的事情,”印度阿育王大學研究病毒的沙希德-賈米爾博士說。

印度和其他國家一樣,漏掉了許多感染病例,人們對印度如何統計死亡人數提出了質疑。但最近幾周,該國醫院的住院壓力也有所下降,這進一步表明了病毒的傳播速度正在放緩。當11月,記錄在案的病例突破900萬時,官方數據顯示,新德里所有帶呼吸機的重症監護病牀中,近90%都已滿員。但在上週四,這些病牀中只有16%被佔用。

這種成功不能歸功於疫苗,因爲印度在1月份纔開始接種。但隨着越來越多的人接種疫苗,前景應該會更好。儘管專家們也擔心世界各地發現的變異體病毒,這些病毒似乎更具傳染性,而且使用傳統治療方法和疫苗效果不佳。

在印度國家免疫學研究所,研究免疫系統的維尼塔-巴爾認爲,有一種合理的解釋是:一些大面積感染地區已達到了羣體免疫 —— 如果足夠多的人通過生病或接種疫苗,已經發展出了對病毒的免疫力,就可以使傳播開始放緩。

但專家提醒說,即使一些地方的羣體免疫力是導致傳染率下降的部分原因,但整個羣體仍然很脆弱 —— 必須繼續採取預防措施。這一點尤其正確,因爲新的研究表明,患者在感染了一種類型的病毒後,可能會再次感染新病毒。例如,最近在巴西馬瑙斯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那裏超過75%的人在10月份時體內還存有病毒抗體,但感染率卻在1月份再次激增。“沒有人知道最終結果如何,”巴爾說。

印度的數據並沒有那麼戲劇性。印度衛生機構在全國範圍內進行的抗體篩查估計,在疫苗接種開始之前,大約有2.7億人,或者說五分之一的印度人已經被病毒感染 —— 這遠遠低於專家所說的70%或更高的比率,而這有可能是冠狀病毒的臨界點,儘管還不確定。

“事實上,很大一部分人仍然很脆弱,”印度首要醫學研究機構,印度醫學研究委員會負責人巴拉姆-巴爾加瓦博士說。

但這項調查提供了印度感染率可能下降的其他見解。調查顯示,印度城市中的感染者比鄉村中的感染者更多,而且病毒在鄉村腹地的傳播速度更慢。

印度公共衛生基金會主席塞里納特-雷迪博士說:“農村地區的人口密度較小,人們更多的是在空曠的地方工作,住所的通風性也更強。”

雷迪還建議,如果一些城市地區正在接近羣體免疫 —— 無論該閾值在哪裏 —— 並且還通過口罩和物理距離限制傳播,從而看到病例下降,那麼也許病毒在印度農村地區的低速傳播可以幫助解釋感染率爲何下降。

另一種可能性是,許多印度人在他們的生活中接觸過各種疾病。 例如,霍亂,傷寒和結核病在印度都很普遍 —— 這類感染可以激發體內對新病毒進行的初始免疫反應變得更強。

“如果新冠疫情病毒能夠在到達到肺部之前,經過鼻腔和喉嚨時就能得到控制,它就不會變得那麼嚴重。先天免疫會在這個層面上發揮作用,通過嘗試減少病毒感染並阻止它進入肺部,”阿育王大學的賈米爾博士說。

儘管印度有好消息,但新變種的出現,給這裏和全球控制疫情的努力又增加了一個挑戰。科學家們已經在印度發現了幾個變種,包括一些被指責爲二次感染的新變種。

專家們正在考慮變種是否可能會推動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病例激增。該邦此前曾被譽爲應對病毒的模版。喀拉拉邦現在佔印度新冠病例的近一半。政府所資助的研究表明,可能是一種更具傳染性的病毒在發揮着作用,目前正在努力對其基因組進行測序。

由於不清楚印度防疫成功背後的具體原因,專家擔心人們會放鬆警惕。印度大部分地區已經恢復了正常的生活。在許多城市,市場熙熙攘攘,道路擁擠,餐館幾乎爆滿。

“隨着患病人數的減少,我想新冠最糟糕的時期已經過去了,”去年住院並康復的建築師拉維庫馬爾說,“我們都可以鬆一口氣了。”

也許還沒有,喬治敦大學的衛生經濟學家吉什努-達斯表示,他爲西孟加拉邦處理流行病提供建議。他警告說:“我們不知道三到四個月後,這種情況是否會再次出現。”

(來源:亞太日報 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