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海外記者Alice 譯者:道格
日本北部的北海道曾被認爲是控制疫情的“成功模式”,當2月下旬疫情襲擊日本時,北海道在日本率先宣佈進入緊急狀態、關閉學校、禁止集會並鼓勵人們待在家裏。可是,最近疫情再次襲來,提早解除封鎖被認爲新冠疫情反撲的原因之一。
這些政策隨後顯現效果,病例在當地緩慢增長。3月19日,當地政府決定結束緊急狀態。然而,26天后,當局不得不再次宣佈進入緊急狀態,因爲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新增病例增加了80%。
北海道醫學會會長長瀨清志博士承認:“我們對此感到非常遺憾。我們不應該解除緊急狀態。”
北海道解封之後,經過“宅家”數週,週末北海道人擠滿了街道,坐在咖啡館裏,甚至加入了慶祝派對。與此同時,日本人從其他地區開始造訪北海道,學生回到學校,企業派遣工人從東京或者大阪來到北海道。
日本專家也承認,政府判斷風險來自國外。但不認爲國內人員流動也可能把病毒帶回來,“北海道的遭遇顯示了病毒是非常危險的,即使我們控制了第一波的感染,我們不能滿足於最初的成功。”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流行病學副教授賈斯汀·萊斯勒認爲,疾病就像火災,一旦有了燃料,就會不可控制地爆發,而當燃料用完時,它們仍在無聲地燃燒。
這意味着這次疫情,暫時平靜下來後,當合適條件重現,捲土重來的風險是更爲嚴重。甚至,檢測出存在抗體的人羣也有可能再次感染。
越南也在警惕第二波疫情,越南已經經歷了疫情防控的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出現了新的危險因素,需要採取嚴厲措施加以預防。當地專家表示,社交隔離並不能完全消除這種疾病以及它在社區中的傳播。它只會減少病毒攜帶者與健康人的接觸,從而限制病毒的傳播。
在全球大流行的複雜背景下,約有40%的病毒攜帶者沒有表現出任何症狀,因此不可能排除社區內的病毒攜帶者,他們可能是“隱性感染源”,在仍沒有疫苗和特效藥的情況下,無法控制的“第二波感染”仍然存在可能。
亞太臨牀微生物學和感染學會主席Paul Anantharajah Tambyah說:“我們在任何地方都不安全,直到全世界所有人都安全。”
在中國同樣不可掉以輕心。在哈爾濱,截至5月2日24時,哈爾濱市現有本地確診病例50例;現有無症狀感染者18例,其中,境外輸入1例。
全市當日發熱門診診療人數217人。目前追蹤到密切接觸者9180人,已解除醫學觀察7255人,尚有1925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這給全國敲響了警鐘。
(來源:亞太日報 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