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法國國家廣播電臺(Radio France)報道,法國當代哲學家貝爾納·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於當地時間6日去世。
斯蒂格勒的一生堪稱傳奇,在上個世紀70年代,他當過農場工人,也幹過酒吧老闆,因爲身處社會底層飽受壓迫,一氣之下決定去搶銀行。他自己的敘述是:“我搶的銀行都是我存錢的銀行,我只是想把屬於自己的錢搶回來。”他自述,一方面是在紅色“五月風暴”失敗後宣泄不滿的情緒,一方面是對階級壓迫的反抗,他一連搶了三家銀行,搶到第四家時被捕入獄。
在監獄中,斯蒂格勒開始自學哲學,每天都花15個小時讀書和思考,就這樣度過了五年的時間。出獄後,他跟從解構主義大師德里達攻讀博士。其哲學著作《技術與時間》正是在德里達指導下寫成的博士論文,被認爲是20世紀末法國哲學界最有影響力的著作之一。他可以說是一位正統的歐陸哲學家,受到現象學、精神分析、後現代主義、現代自然科學等諸多思想資源的影響,建構了直面當代數字化資本主義社會現實的激進批判話語,這使他成爲了當代西方社會批判理論陣營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斯蒂格勒曾經在2015年2月26日-3月9日到訪中國,訪問了中國美術學院、南京大學和同濟大學,並舉行了一系列討論班和演講。這些演講中,他試圖重新討論技術在人類本性中的作用和地位,建立起技術和人性之間新的關係。按照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陸興華對這些講座的整理文章《哲學家斯蒂格勒中國三地行講什麼:技術進步正在瓦解大學》,斯蒂格勒稱,今天人類最大的敵人,不是伊斯蘭主義,不是主權擴張,也不是民族主義,而是發生在我們身上的由數碼性和社交媒體構架所造成的脫-崇高(désublimation)過程。他認爲,數碼性和社交媒體使得年輕人無法成年。因此,“新啓蒙”要求成年人主動做出榜樣,使得年輕人通過和成年人的跨個人交往循環來實現去成年。這些講座已整理爲《人類紀裏的藝術:斯蒂格勒中國美院講座》《南京課程》等作品出版。
生前,斯蒂格勒擔任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文化部負責人等重要職位,但他總是擠出時間來閱讀和思考。根據陸興華在《一個人要怎麼活着,纔算“激烈”?》一文中記述,斯蒂格勒爲了不被家裏打擾,深夜十二點之後就到他在巴黎另外租的一個小房間睡,這樣從早上五點到十點半都不接電話,就只是讀書,他稱之爲“自我修煉”。
(來源:界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