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團結起來,世界已別無選擇

亞太日報

text

編者按

11月17日至11月22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和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五次峯會連續舉行。在中國外交進入“峯會周”之際,11月18日上午,人民日報海外網舉辦主題爲“多邊舞臺的中國聲音”線上金臺沙龍,解讀中國多邊外交。會上,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院長屠新泉表示,二十國集團近年來影響有限,有其內生缺陷的原因,也與美國政府攪動國際政治環境息息相關。中國應堅定走自己的路,維持自身經濟增長的同時,繼續擴大開放,與世界各國一道在G20等多邊框架下製造增量,爲世界經濟作出貢獻。

以下是屠新泉發言摘編: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前,G20僅舉行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就國際金融貨幣政策、國際金融體系改革、世界經濟發展等問題交換看法。但G20作爲一個國際機制廣爲人知,則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在美國倡議下,G20提升爲領導人峯會。目前G20機制已形成以峯會爲引領、協調人和財金渠道“雙軌機制”爲支撐、部長級會議和工作組爲輔助的架構。

G20是金融危機的產物,誕生於危難之際。在市場劇烈波動、產出大幅收縮、貿易規模驟減的情況下,G20果斷協調、多措並舉幫助消除了全球市場緊張情緒,避免了全球衰退。2009年9月的匹茲堡峯會確認了G20取代G8成爲國際經濟合作的首要平臺,峯會的職能也從此前“消防員”向“工程師”轉型,全球經濟治理改革取得重要進展。然而,此後G20的發展和成效並不盡如人意,在渡過危機之後,各國之間的分歧逐步顯現。特別是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面臨的問題不同,各自的訴求不同,對全球經濟再平衡的看法也存在分歧。因此,雖然歷年的G20峯會廣受關注,但其取得的實質成效總體有限,在從一種危機應對機制轉向日常的全球經濟治理機制的道路上,G20仍然任重道遠。

但正因爲G20曾經在2008年金融危機的應對中發揮顯著作用,在新冠疫情暴發之初,世界普遍對G20寄予很高期望,希望G20能夠在應對這一次新的全球性危機中再次起到中流砥柱、團結世界的作用。今年3、4月,G20先後召開了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峯會和貿易投資工作組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特別視頻會議,就疫情防控、公共衛生、穩定金融等重要議題達成共識,對外發出了二十國集團成員團結一致應對疫情挑戰、維護世界經濟穩定的積極信號。

但令人遺憾的是,G20這些集體行動創造的良好氛圍很快被個別國家的自私任性完全破壞。如果此時各國如果能夠按照G20特別峯會的共識,加強合作、聯合行動,疫情的蔓延仍然有可能得到控制。但很遺憾的是,以美國爲首的一些西方國家此時卻熱衷於追究責任,發起所謂索賠、國際調查等鬧劇,完全拋棄了G20所倡導的合作精神,徹底破壞了G20峯會所達成的共識。

新冠肺炎疫情是人類歷史上面臨的最大公共衛生危機之一,必須要有全球合作纔能有效應對。中國通過自己的艱苦努力以及國際社會的有力支持,已經基本控制住國內疫情。與此同時,中國也在儘自己的最大努力,支持各國抗擊疫情,中國毫無保留同各方分享經驗,盡己所能爲國際社會提供援助,截至10月20日,已向150個國家和7個國際組織提供抗疫援助,出口口罩1790多億隻、防護服17.3億件、檢測試劑盒5.43億人份,展現了中國擔當。

當前全球疫情複雜嚴峻,歐美迎來新一輪高峯,新增確診病例屢創新高。疫情對世界經濟的傷害不斷累積,各國應對疫情的政策空間逐步縮小。在這種情況下,世界已經別無選擇,必須精誠團結,攜手抗疫,共度時艱。B20工商峯會和T20智庫峯會已經先期召開,並提出了一系列呼籲推動全球合作的倡議和政策建議。但要落實這些倡議和建議的前提是要塑造和形成各國間的善意、信任和共識。如果像個別國家一樣繼續堅持推卸責任、零和博弈的思維,任何國際機制和平臺都無法有效發揮作用。

中國作爲一個負責任大國,始終在G20中發揮建設性作用。一是通過G20、世界衛生組織、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等國際機制,爲全世界提供必要的抗疫援助,包括醫療物資、疫苗、資金、醫療專家諮詢等。二是對有要求的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提供必要和力所能及的雙邊援助,並積極鼓勵民間力量參與。三是推動WTO等確保醫療相關物資的貿易暢通。四是承諾採取積極的宏觀政策確保中國經濟的持續復甦,擴大進口,增加對外投資,爲世界經濟維持穩定、實現復甦作出自己的貢獻。五是積極參與G20成員間的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提振世界經濟信心。

作爲唯一一個基本控制疫情且實現經濟正增長的成員,中國將在G20峯會期間展現更多大國擔當和表率作用,更多通過自身的主動作爲去盡力推動G20及其他成員國採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蔓延和提振經濟復甦。

(來源: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