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意打壓中國媒體,徹底暴露美國"雙重標準"

亞太日報

text

10月21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宣佈,美國國務院決定將“一財全球”(即第一財經英文版)、《解放日報》、《新民晚報》、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SSCP)、《北京週報》、《經濟日報》等中國6家媒體在美國的分支機構列爲“外國使團”。

此前,美國在今年2月和6月先後兩次共將中國9家媒體在美分支機構列爲“外國使團”。不僅如此,美國今年3月還要求2月被列爲“外國使團”的中國5家媒體縮減在美員工人數,5月則將中國在美記者的簽證期限壓縮至90天。

可以說,爲了打壓和限制中國媒體在美活動,美國真的是絞盡了腦汁,用盡了壞招。可以想象,除了上述招數,美國下步還可能採取其他更惡劣的舉動來打壓中國媒體。

衆所周知,美國向來自命不凡,將自身標榜爲“人類文明的燈塔”“山巔之城”,動輒指責他國“侵犯人權”“限制新聞自由”。既然如此,那麼美國爲何還要追着中國媒體不放,對中國媒體進行各種無端抹黑和打壓呢?

首先,通過妖魔化中國媒體來抹黑中國形象。依照蓬佩奧的說辭,被列爲“外國使團”的中國媒體“基本上是由一個外國政府所擁有與掌控”,美國“並未限制這些媒體機構在美國能發表什麼樣的內容,只是希望美國人民與新聞消費者能區分自由媒體與中國共產黨宣傳機構所發佈的新聞。這兩者是不一樣的東西” 。顯然,蓬佩奧刻意將中國媒體與“非自由媒體”等同起來,將中國媒體在美國境內的活動認定爲中國黨和政府的宣傳行爲。依照蓬佩奧的邏輯,既然中國的媒體是“非自由的媒體”,是中國共產黨的“宣傳工具”,那麼自然就“不可信”,也不由讓人懷疑中國媒體在美國活動的動機。可以說,這是對中國媒體赤裸裸的妖魔化行徑。通過將中國媒體與中國黨和政府掛鉤,蓬佩奧明面上打壓的是中國媒體,實際上是對中國進行妖魔化和抹黑。

其次,通過限制中國媒體在美活動破壞兩國正常人文交流,甚至推動兩國“脫鉤”。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要實現“民相親”和“心相通”,就要增進兩國人民的往來和了解,也就是兩國間的人文交流。對於中美這樣兩個大國的普通民衆而言,認識和了解對方的主要途徑還是新聞報道。在此過程中,兩國新聞機構在對方境內的新聞報道和活動,就顯得格外重要。美國今年以來接二連三地打壓中國媒體在美國境內的正常活動,顯然不利於兩國人民之間增進了解。可以說,美國對中國媒體在美活動的限制和打壓,實際上是對兩國正常人文交流的破壞。聯想到美國少數政客近年來不遺餘力炒作和推動兩國“經濟脫鉤”“科技脫鉤”的行徑,可以說,對中國媒體的打壓,充分暴露了美國少數政客對中國的敵意,實質上是要在人文領域推動兩國“脫鉤”。

其三,出於選舉政治考量,妄圖通過對中國示強贏得民衆支持。衆所周知,美國大選向來是一場兩黨候選人競相攻擊和抹黑的“大戲”。在今年的大選中,中美關係及對華政策不幸成爲兩黨候選人競相攻擊的一個熱點話題,雙方紛紛通過對中國展示強硬來“爭取民心”。如今,在距離大選投票日不到兩週之際,美國的選情仍然處於膠着狀態。

據美國“清晰政治”網站報道,截至10月20日,拜登與特朗普在6大搖擺州的平均支持度分別爲49.1%:45.2%,相差3.9個百分點;與之相比,4年前投票日倒數兩週,特朗普在這6個州民調落後希拉里4.4個百分點,但最後卻6州通吃。這意味着,拜登現階段即使民調領先,但大選不到最後關頭,鹿死誰手還很難說。在此背景下,蓬佩奧再次祭出“中國牌”,通過打壓中國媒體展示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的“強硬立場”,顯然有牟取選舉利益的考量。

然而,一味抹黑別人並不能掩飾自身的污點,甚至可能將自己的污點暴露得更快。美國雖然動輒批評他國“限制新聞自由”,事實上自身在新聞自由方面卻做得很差。

據“美國新聞自由追蹤系統”統計,僅2019年美國就發生28起記者被拒絕參加政府公開活動的事件。今年以來,美國已發生223起針對記者的襲擊事件,73名記者被逮捕,僅在“黑人的命也是命”抗議示威活動中就有超過868起侵犯新聞自由的案件發生。美國《紐約時報》《國會山報》和英國《衛報》等媒體都曾報道過記者遭襲和被捕的事件。

在官方層面,包括蓬佩奧在內的美國高層,也多次因爲對個別媒體或記者不滿而對相關媒體進行言語攻擊,甚至限制其活動。用美國媒體的話來說,美國本屆政府“對新聞自由進行了有史以來最持久的攻擊”。

凡此表明,在新聞自由方面,美國雖然自我標榜爲“自由衛士”,但實際上卻是不折不扣的新聞自由破壞者。美國肆意打壓中國媒體在美活動,不僅不能爲美國正名,反而會將美國的“雙重標準”暴露得更徹底。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