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本網站了解,經過近十年來的時斷時續,海軍已經悄然啓動將近20年來的首款新型艦載戰鬥機的研發工作,成立一個新的項目辦公室,並與業界進行初步討論。
這種新型有人駕駛艦載戰鬥機的初步研發工作正在進行,將耗資數十億美元。在本世紀30年代,這種新戰機將替換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和EA-18G“咆哮者”電子戰機。它將延伸艦載機聯隊的“臂展”,併爲海軍的核動力航母艦隊帶來新戰力。
該項目被稱作“下一代空中優勢”計劃。海軍航空系統司令部最近成立了專門的項目辦公室。與此同時,五角大樓面臨受限制的預算環境,同時試圖適應新的防務戰略,重點關注應對俄羅斯和中國在印度洋-太平洋戰區的威脅。
海軍分析人士、哈得孫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布賴恩·克拉克本週在接受本網站記者採訪時說,海軍正在尋求獲得一種新型有人駕駛戰鬥機。它將擁有F-35C戰鬥機上的很多能力,但技術更新,航程更遠。
他說:“你會把這些相同的能力繼續向前發展,令它們成爲新飛機架構的一部分。這種新架構的設計圍繞一種21世紀模型展開。你將獲得更無縫的融合,集成所有傳感器獲取的數據,以及更好的與飛行員互動的方式,並融入更多的自主操作。因此,你最終將得到這樣一種飛機:在這種飛機上,飛行員真的在操作一臺正在駕駛飛機並操作其系統的計算機。”
克拉克表示,海軍計劃爲第六代戰鬥機尋求全新的設計,而不是一種現有機型的衍生型號。儘管海軍得到建議,在選擇未來戰機時,可以選擇用現代技術改進後的F-35和F/A-18。克拉克稱:“我認爲,那並非一個很好的主意,因爲這樣成本更加高昂。”
克拉克說,與F-35戰鬥機700海里的作戰半徑相比,海軍希望生產一種新的戰鬥機,這種戰鬥機具備1000海里的作戰半徑。
據克拉克說,雖然海軍希望在本世紀30年代部署這種新型戰鬥機,屆時“超級大黃蜂”將開始接近使用壽命。但海軍將試圖加快這一時間線,因爲“超級大黃蜂”達到最大飛行小時數的速度有可能比預期更快。
對海軍來說,在五角大樓正準備應對預算持平或減少之時,既要項目加速推進,又要採用新設計可能是困難的。
克拉克說:“海軍正在努力加速推進‘下一代空中優勢’計劃,這樣他們就能夠開始部署這些新的飛機,以替換‘超級大黃蜂’……當他們想要新的設計時……就推高了技術風險。與此同時,他們還要求加快進度。在他們沒有額外資金的情況下,這增加了進度風險。”
在過去一年,五角大樓和海軍官員在討論項目和開支時,多次提及迫切的預算限制。除了這些擔憂以外,海軍在其2021財年的預算報告中試圖縮減“超級大黃蜂”項目,並且在目前與波音公司的多年合同結束時,令2021財年成爲海軍購買這種飛機的最後一年。
雖然海軍沒有將任何成本評估與“下一代空中優勢”計劃掛鉤,但國會預算辦公室2020年1月的一份報告估計,從2032年至2050年,海軍可能會花費大約670億美元來替換F/A-18E/F戰機,以及花費220億美元來替換“咆哮者”戰機。
這份報告說:“這一估計並不包括部署新的干擾吊艙或升級現有干擾吊艙的潛在可觀成本,未來的電子攻擊機可能搭載這些……舉例而言,海軍目前估計,它計劃爲EA-18G採購的128個下一代干擾吊艙將耗資大約40億美元。”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