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新一輪對俄製裁方案“卡殼”

APD NEWS

text

近期,歐盟各成員國正在討論計劃對俄羅斯實施的第十一輪制裁方案。由於本輪制裁牽涉甚廣,因此歐盟內部分歧巨大,短期內恐無法達成一致。俄羅斯方面則迴應指出,歐盟一直沒能從對俄製裁的反噬效應中吸取教訓。

新制裁不同之處

俄烏衝突發生以來,歐盟追隨美國的腳步已經累計對俄發起十輪經濟制裁。早在今年4月,歐盟委員會負責金融事務的委員瑪麗德·麥吉尼斯就已表示,歐盟正在醞釀對俄羅斯實施第十一輪制裁。歐盟委員會發言人埃裏克·馬梅也曾表示,歐盟委員會向各成員國提議的第十一輪對俄羅斯制裁將“重點關注制裁的有效性”,而最終目標是“嚴厲打擊逃避制裁的行爲”。

與以往不同的是,新一輪制裁將注意力轉向對俄羅斯再出口的貨物,並宣稱可能會引入一種新的制裁機制,將目標鎖定爲向俄羅斯提供可用於軍事目的產品的“第三方”。

最終,經過一個月的討論和反覆修改,歐盟委員會於5月5日批准了第十一輪對俄製裁措施的初步提案,其中包括一份制裁國家清單、一份制裁商品種類清單。

本月9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烏克蘭訪問期間再次指出,歐盟已經通過連續實施十輪制裁將來自俄羅斯的進口減少了近三分之二,接下來歐盟將繼續對俄施壓並繼續加大對俄製裁力度。馮德萊恩強調,“現在的重點是嚴格執行制裁並採取措施防止規避制裁的行爲出現”。

在初步提案5日獲得歐盟委員會通過後,當地時間5月10日,來自歐盟27個成員國的外交官開始正式討論將對俄羅斯實施的第十一輪制裁方案。

制裁引強烈反對

考慮到上述舉措可能引發的連鎖反應,多家媒體預計,歐盟27個成員國之間圍繞對俄羅斯第十一輪制裁將發生激烈的討論,短時間內預計分歧難以彌合。

近年來,在美國的慫恿下,“反俄”已經成爲西方政治精英層普遍認可並執行的“政治正確”,如果歐盟醞釀中的新一輪制裁僅僅是繼續針對俄羅斯實體、個體,那估計又是順利“全票通過”,現在歐盟內部主要分歧就出現在針對“第三方”制裁方面。

目前,德國等多個歐盟國家對此表示了異議,甚至是直接反對。反對聲音指出,歐盟因所謂“幫助俄羅斯逃避制裁”的理由而對“第三方”發起制裁並沒有國際法依據,是未經安理會授權的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

而在此之前,針對對俄羅斯的能源限價令,匈牙利外交與對外經濟部國務祕書門採爾也曾表示,匈牙利不會爲他國利益放棄從俄羅斯進口能源,或是迫於外界壓力對俄羅斯實施制裁。此外,作爲北約成員國的土耳其也強烈反對歐盟此輪制裁措施,尤其是反對歐盟針對“第三方”實施制裁。

此前,對於美國對伊朗曾實施的極限施壓式制裁,歐盟也曾提出過反對意見。當時,許多歐洲公司因此不得不退出伊朗市場。歐盟爲此還對美方提出批評,然而現在卻打算效仿美國的做法。

俄新社指出,歐盟打算對不遵守其制裁框架的“第三方”進行出口限制,同時制訂新的制裁商品清單,意在切斷俄羅斯可以利用的貿易渠道,並阻止其他國家爲俄羅斯提供幫助。報道援引歐盟外交官的話指出,歐盟成員國無法在短期內就新一輪制裁達成一致,需要做好長期討論的準備。

長臂管轄的產物

對於歐盟正在醞釀的新一輪制裁措施,俄羅斯官方近日作出迴應。俄羅斯常駐維也納國際組織代表烏里揚諾夫指出,針對俄羅斯的制裁一直在持續,但作用有限,歐盟遭受的負面影響則遠超預期。歐盟一直沒有從對俄羅斯制裁的反噬效應中吸取教訓。

俄羅斯外交部表態稱,如果對俄製裁的系統性問題沒有改善,比如俄羅斯農業銀行重新接入SWIFT、取消對保險和再保險的限制、解凍與食品和化肥生產和運輸有關俄羅斯公司的外國資產和賬戶等,則5月18日之後進一步延長“黑海糧食外運協議”將無從談起。

2014年後尤其是去年2月24日俄羅斯發起特別軍事行動以來,歐洲國家追隨美國的腳步對俄發起了累計十輪經濟制裁。但與遠在大西洋彼岸且與俄經貿聯繫本就相對微弱的美國不同,受地緣、歷史、人文等多種因素影響,歐洲國家的對俄製裁正在經受能源短缺、糧食安全及難民安置等多個方面的反噬,且已經讓多數歐洲國家苦不堪言。雖然歐洲國家對俄製裁的態度或者說可接受程度不盡相同,但其作爲歐元區主體,包括已經脫歐的英國,遭遇以通脹加劇爲表現形式的經濟反噬卻具有趨同性。

日前,美國在G7範圍提出“全面禁止對俄出口”方案,以取代現有的對俄製裁機制,目的就是拉西方一衆“盟友”採取針對“第三方”的制裁。即便遭遇歷史上最嚴重的“能源寒冬”,歐盟仍在努力追隨美國的腳步,擴大對俄羅斯乃至“第三方”的制裁。

由此不難看出,歐盟正在美國的慫恿下亦步亦趨地不斷加大對俄羅斯的制裁及以此爲藉口啓動針對“第三方”的長臂管轄,這完全是美國單邊主義的產物,是對世界多極化的嚴重挑戰。

(來源:法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