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家葉廷芳去世,獨臂的他把卡夫卡介紹到了中國

亞太日報

text

據中國社科院外文所消息,翻譯家、卡夫卡研究專家葉廷芳,因病於今日6時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其告別儀式將於9月29日上午10時在北京醫院告別室舉行。

1936年,葉廷芳出生於浙江省衢縣(今竹溪縣)峽口鄉的一個偏僻山村,祖輩世代務農。在家排行老三,9歲時不慎跌傷,失去了左臂。葉廷芳因殘疾幾度失學,後歷經波折考上北京大學西語系德語專業。北大西語系堪稱中國翻譯家的搖籃。葉延芳就從這裏起步,開始了他長達四十餘年的德語文學研究的探索。 上世紀50年代的北大西語系名家薈萃,僅葉廷芳所學的德語專業,當時就有馮至、朱光潛、田德望等國內一流學者任教。馮至講授德國文學史,朱光潛講授西方美學史,這些學者的言傳身教,對葉廷芳後來從事德語文學研究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163271895229776000_a700xh.jpg

葉廷芳 圖片來源:中國作家網

1961年葉廷芳從北大西語系畢業後,先是留校任教,後追隨詩人馮至調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成爲該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的一名德語譯者。同時他還是中國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世界文學》雜誌編輯,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中北歐文學室主任,研究員。

提到葉廷芳,人們總是會聯繫到卡夫卡,從某種意義上說,葉廷芳是在中國給卡夫卡“翻案”的第一人。

1977年一個偶然的機會,葉廷芳來到中國書店淘舊書,從一堆要處理的外文書籍中發現了一本出自東德的《卡夫卡選集》,裏面刊有卡夫卡的兩部長篇和幾個短篇。這次與卡夫卡的“相遇”讓葉廷芳開始走進卡夫卡的藝術世界。

上世紀70年代末,社會逐漸開放,知識界也在“破禁”,而葉廷芳當時所在的《世界文學》雜誌,就從卡夫卡等所謂的頹廢派作家開始“破禁”。當時翻譯家李文俊先從英文版本中翻譯了《變形記》,他和夫人同樣是翻譯家的李佩芬(黑塞譯者)主張應該由葉廷芳來介紹卡夫卡,於是葉廷芳就趕寫出了一萬多字的評論《卡夫卡和他的作品》,首次從正面肯定卡夫卡。這篇論文和李文俊的譯文一起發表在剛復刊不久的《世界文學》1979年第一期雜誌上。

起初葉廷芳還是用化名,慢慢發現刊發出來也沒事,就開始撰寫更多的研究文章,還寫出了相關專著,在文藝界引起很大反響。馮至當時評價說,葉廷芳在這麼短時間內,就把卡夫卡這樣一位極其複雜的作家的創作梳理得這樣清晰,的確難能可貴。此外,葉廷芳還譯介了劇作家迪倫馬特的《老婦還鄉》《物理學家》等名作,將悲喜劇理論和悖論美學引入中國戲劇界。

在一次媒體採訪中,葉廷芳談及卡夫卡對自己的影響時稱,“卡夫卡本人就善於思考,對“異化”問題有自已的思考,對人類的前途、生存問題,以及世界的危機都有關懷。他的批判,不是基於道德的批判,而是來自對人類共同命運的憂慮。卡夫卡對我的影響,主要還是在現代文明危機這方面。這種憂慮,不只是着眼於經濟發展,更關心那種不以人的意志轉移的“異化”,現代社會離人們的願望越來越遠。對人類根本生存處境的憂慮,比淺薄的樂觀主義要強得多。卡夫卡也是這樣,他不斷地批判世界,也不斷地批判自己。一個人,要把這兩點結合起來纔好。否則,批評世界也不會客觀。”

163271887959714400_a700xh.jpg

《卡夫卡全集》書影,葉廷芳主編

葉廷芳的獨臂使其多次求學受阻。1981年,德國一家研究機構向外文所發函,邀請葉廷芳赴國國進行學術交流,但卻因獨臂受阻。錢鍾書憤憤不平:"當年潘光旦一條腿走遍世界,如今葉廷芳一隻手就不能出國?" 。

除了文學議題,葉廷芳也一直對很多社會議題保持高度關注。20世紀末,有人提出重建圓明園,以恢復昔日造園藝術的輝煌。葉廷芳得知後表示,“復建圓明園”:實質上是“弱國心理”。爲此,他撰寫《廢墟之美》一書,希望可以催生國人文物保護和廢墟文化意識的覺醒。作爲全國政協委員,葉廷芳還曾在兩會上就古村落保護、農民子弟上學等問題上提出建議,尤其對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的落地發揮了重要作用。他認爲自己首先是一名合格的公民,其次纔是一位學者。

(來源:界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