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老年人需求向“發展型”變化 老齡產業呈細分態勢

亞太日報

text

近年來,中國內地老年人對健康養老服務需求日益強烈。老年人的需求正從“生存型”往“發展型”變化,老齡產業發展呈現市場、客羣、要素細分的態勢。

  移動輔助機器人幫助臥牀長者從牀間至輪椅、如廁等移動,語音轉寫功能的老年可視電話,幫助腿腳不便的長者自立生活的升降坐便器……11月6日至8日在廣州舉行的第七屆中國國際老齡產業博覽會,展出多款來自海內外的智能養老產品,與以往不同的是,本屆展品和解決方案圍繞全齡段老年羣體的需求,除了有較大養老品牌,還出現許多小型養老產品,要素正在逐步細分。

  今年2月,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實施的《養老產業統計分類(2020)》把養老產業範圍確定爲:養老照護服務,老年健康促進與社會參與,養老教育培訓和人力資源服務,老年用品及相關產品製造等12個大類。

  “老齡產業分類比較多,專業化發展趨勢越來越明顯。”中國老齡協會宣傳部主任龐濤稱,根據相關調查,2017年,有1600萬個年收入超過1萬元人民幣的老年家庭,日常生活支出、醫療費用支出和其他支出佔比下降,非經常性支出、文化活動支出、家庭轉移支出佔比上升,說明目前老年人的需求正從“生存型”往“發展型”變化,產業發展要細分市場、細分客羣。

  面對人口老齡化的加速發展,各種養老需求出現增長的勢頭。廣州越秀海頤苑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院長王丹介紹說,養老產業正在進一步細化,除了照顧老年人日常的起居生活外,還有專門部門照顧老年人的心理活動,打造社交氛圍。同時,老年人的個性化定製需求越來越強烈,“例如,不同年齡階段和身體狀況會有不同的飲食要求,會根據吞嚥能力劃分軟食、碎食和流食等;沐浴的時候,也根據老年人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水溫和室溫,甚至提供芳香療法。”

  在展會上,“越秀康養”品牌向養老教育培訓領域延伸,推出“常青學院”老年大學項目。該品牌相關負責人表示,退休後的老年人擁有更多的休閒娛樂時間,圍繞在他們身邊的已不僅僅是柴米油鹽醬醋茶,他們同樣還需要琴棋書畫詩酒花,渴望通過學習促進與社會的交流。

  “現在科技知識日新月異,必須要持續學習才能跟得上。例如通過軟件打車和叫外賣等,以前想都不敢想,現在都有了,但你會不會用呢?我認爲活到100歲就要學到100歲。”93歲的“常青學院”“新生”佟叔稱。

  保利健康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助理總經理王鵬表示,老年市場的細分會越來越明確,例如出現一些專業的照顧,看好未來整個市場的趨勢。

  龐濤稱,除了傳統的健康需求,養老服務領域的休閒需求也值得關注。“從2020年開始,‘60後’開始進入老年期,新生代老年人的消費觀念與以往不一樣,例如會更注重自我實現和發展等。”龐濤表示,有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某大型電商平臺的中老年人客戶在化妝品和醫美上的消費投入是2017年的4.4倍。

  “老年人既是特殊人羣,也是普通人羣,不能簡單認爲他們是一個完全需要照顧的人羣。”龐濤表示,要樹立和推廣“積極老人觀”,把老人看成發展的、獨立的個體,幫助他們保持健康的身體、心理和社羣關係。

(來源: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