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住疫情是服務業重新繁榮的前提

亞太日報

text

中國股市星期一迎來鼠年第一個交易日,結果不出所料,滬深兩市分別大跌了7.72%和8.45%,兩市約3200只個股跌停。不過,股市如期開市,是對市場規律的遵守和尊重,也是經濟體系正常運行的重要標誌。

中國經濟遭遇了強烈的臨時性衝擊,我們從生活中就能夠感覺到大量服務業的急劇萎縮甚至停擺。大量交通的班次和車次取消,購物中心即使開着也空蕩蕩的,大型旅遊點和博物館基本關閉了,電影院也大都關了,餐館開張的很少,線下教育培訓更是幾乎歸零。原因只有一個,我們都待在家裏不出門了,我們怕去那些平日裏熙熙攘攘的地方。

不過,雖然防控措施推向了頂級,但全國絕大部分地區仍是高度有序的。我們的國家和社會都在運轉,維持這種運轉的生產大多保持了正常速度,有一些則開足馬力。

可以想見,那些需要有大量消費者出現在現場的服務行業面臨着多麼巨大的壓力,很多企業將出現虧空,有的原本經營一般的企業甚至可能倒閉。幫助這些企業渡過難關應是接下來國家宏觀調控和各地政府出臺具體政策的首要考量之一。蘇州市率先出臺了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十條政策,這樣的快速反應值得讚揚。

當前最重要的任務還是要把疫情防控住,爭取儘早迎來新增病例大幅回落的轉折。那將不光帶來公衆對戰勝疫情的信心,也會扭轉整個中國市場的氛圍。可以說,疫情的好轉和經濟活動的重新活躍將會是同一個過程。

當前情況下,還是要主張大家齊心協力,共渡難關。在這個過程中,不同企業的承重是不一樣的。通過一項政策來實現大家損失的平均化是不現實的,但是國家和地方政府要儘量向那些蒙受損失更大的企業做政策傾斜,並且精準投放。保住了那些企業就是保住了就業,也維繫了基層社會穩定。這既是經濟,也是政治。

看到一些人主張要適當恢復經濟活動,實際情況是,有些經濟活動一直就沒停。比如我們在手機上進行的各種交易和支付,背後都有龐大的信息服務體系、金融服務體系和物流體系等的運行和支持。再比如我們一直可以在加油站里加到油,表明能源產業一直在正常運轉。急需的醫療用品生產就不用說了。此外蔬菜的生產和運輸都沒有中斷,各地大型商場顧客驟減,但超市的情況就要好一些。

僅靠呼籲恢復運營,效果會很有限,比如可以呼籲電影院重新營業,但問題是疫情如果不降下來,觀衆是不可能回去的。

說到底,疫情還是關鍵。一旦各地的病例少了,乘火車和飛機被感染的概率低了,即使感染上,迅速被治癒的可能性大幅上升了,人們自然就會活動起來。屆時交通將大規模復甦,消費者也將回到各類服務業的門店。非典期間很多人擔心,即使疫情消失了,大家也會心有餘悸。但實際情況是隻要疫情緩和下來,服務業的反彈是憋不住的。

國家的策略是對的,現在各地採取了最高級別的防控,就是要用這種極不尋常的短痛來把病毒的劇烈暴發和擴散迅速壓住,那樣也就管控住了人們的恐慌。其實新冠肺炎最終實際造成的死亡肯定遠遠低於流感,但問題在於它的高致死率和因此帶來的大範圍恐慌,而在恐慌之下,是不可能有現代經濟的。管住恐慌,就是保衛經濟。

國家現在不是不顧服務業了,而恰恰是要給服務業恢復創造基本的前提性條件。我們可能看到現在付出了很多代價,但因爲這樣做了,我們付出的很可能是爲保衛2020年中國經濟的最小代價。

(來源:環球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