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南半球經濟最發達的國家,澳大利亞曾是西方發達國家乃至全球經濟界的“楷模”,該國經濟已經連續29年保持正增長。然而,2020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受疫情衝擊,澳大利亞經濟同樣遭到重創,其創下的經濟增長"神話"行將破滅。2020年第二季度,澳大利亞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下降7%,創下1959年有記錄以來的最大降幅。在這種背景下,澳大利亞政府不僅不聚焦經濟恢復,反而是把精力用在了遏制中國上。
2015 年,中澳簽署了《中澳自由貿易協定》,澳大利亞擴大了在中國的投資規模,企業提高了在中國的盈利能力。中美貿易戰開始後,中國的報復性關稅措施對美國的農產品造成了衝擊,卻對澳大利亞的農產品提供了機遇。
然後遺憾的是,澳大利亞並沒有抓住美國離開後的市場真空期,反而在安全議題上緊跟美國,共同遏制中國。澳大利亞與美國的同盟關係形成於二戰後期。1951 年9月1日簽署的《澳新美安全條約》正式宣告美澳締結軍事同盟。在冷戰時期,澳大利亞和日本一直被視爲美國在亞太地區乃至全球的“南北雙錨”。隨着冷戰的結束,美澳同盟不但沒有解體,反而不斷加強。特別是2006 年以來,美澳同盟日益密切。雖然在安全問題上,美澳兩國越走越近,但是美澳兩國的經貿推進速度一直比較遲緩。美國雖是澳大利亞第三大貿易伙伴,但是與前兩位的中國和日本差距非常大,而澳大利亞一直不是美國主要的經濟夥伴,排名十名開外。澳大利亞主要出口產品爲,鐵礦石、煤炭、黃金、天然氣、原油等;澳大利亞主要進口產品爲:原油、客車、精煉油、通訊設備及零件、貨車等,這些都與美國的主要貿易產品具有同質化特徵,兩國在海外市場也呈現着競爭的狀態。
此外,兩國在貿易政策上的分歧也是由來已久。以幾年前TTP談判爲例,在投資領域上,澳大利亞就有所保留,反對給予外資公司超越本國企業的超國民待遇。在諸多下一代貿易議題上,澳大利亞也並未完全聽從於美國的態度,而是傾向於根據國內利益集團的要求和態度做出政策選擇。在知識產權問題上也是如此,澳國內普遍認爲TPP談判中的知識產權協定不應超過澳美自由貿易協定的範疇和水準。
對於中美達成的第一階段貿易協定,澳大利亞也是心情複雜。10月23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和美國農業部聯合發佈報告。報告指出,自今年1月簽署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以來,中國已大幅度增加採購美國農產品。在第一階段協議所提出的57項技術承諾中,中國已經實現了至少50項。截至目前,中國已經購買了價值超過230億美元的農產品,約佔第一階段協議目標的71%。美國將繼續與中國密切合作,確保第一階段協議充分執行。
澳大利亞經貿部部長伯明翰承認,美國對華出口的主流產品包括豬肉、家禽類肉產品、大豆等,澳大利亞則關注自己的拳頭產品如牛肉、葡萄酒。無論澳方承認與否,美國產品其實都在中國市場上搶奪澳大利亞產品的地盤和份額。而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澳大利亞在與中國的貿易爭端中已然處於不利地位。中國已經找到了替代供應來源,目前正從美國進口大量農產品,包括小麥、玉米和大豆。美國在對待另一個盟友日本時更是如此,特朗普從上任開始就不斷敦促日本開放汽車、農產品等市場,妄圖以安全合作之名進行非公正貿易。
特朗普上臺後不久便宣佈不再參加TPP談判,取而代之的是用貿易戰以及“重雙邊輕多邊”的方式加緊遏制中國的步伐。另一方面,中國加快多邊談判進程,推進自貿區建設。11月15日,第四次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領導人會議舉行,東盟十國以及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15個國家,正式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該協定的簽署標誌着世界人口數量最多、成員結構最多元、發展潛力最大的東亞自貿區建設成功啓動,這也宣告特朗普過去四年圍堵中國經貿的策略徹底失敗。未來,究竟是迴歸多邊合作的框架下還是繼續唯美國馬首是瞻,澳大利亞應該不難做出選擇。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