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華髮起“新冷戰”無異於飲鴆止渴

亞太日報

text

作者:郝詩楠

當人們看到在國際舞臺頤指氣使,動輒對其他大國實施制裁的美國時,可能往往會暫時忘卻它已經是一個內部危機重重的國家。有組織近日發佈報告稱,在今年2月至5月間,有540萬美國人失去了醫療保險,超過了國際金融危機期間的390萬人。

表面上是失去醫保,背後的根源卻是大規模失業。在難以控制的新冠疫情和經濟結構調整乏力的雙重打擊下,美國的失業率不斷攀升。姑且把其對民生的影響放到一邊——當然這是不言而喻的,僅就失業所導致的醫保喪失而言,其在新冠疫情期間的影響是巨大的。我們可以合理推測,由於失去醫保的人難以擔負高昂的新冠病毒檢測與治療費用,他們中的大多數不僅不會去檢測核酸,甚至在感染病毒後也不會首先選擇去醫院治療,因此美國新冠肺炎病例目前的統計數據應該並不準確。換言之,美國的疫情應該比想象中的還要嚴重。

而在疫情之外,由警察暴力執法引發的反種族歧視街頭運動並沒有如一些人所預期的那樣逐漸偃旗息鼓,相反這一運動不僅至今仍在持續,而且在烈度上呈現不斷升級和在地區上呈現迅速蔓延的態勢。除了難以息止的打砸行爲之外,最近甚至還有示威者在抗議中被另一名示威者槍殺的惡性事件。

疫情蔓延、民生多艱、街頭暴亂……這些國內危機的疊加在平時可能都會讓美國這樣的大國難以招架,如今在大選即將到來之時則更加讓特朗普政府手忙腳亂。根據選舉的政治經濟週期理論,在大選年中現任當局一般會使盡渾身解數,哪怕通過竭澤而漁的方式也要讓經濟數字變得更加好看從而獲得在任者優勢最終獲得選民的肯定而連任。然而,在今年這個大選年中,特朗普政府基本上失去了任何能夠獲取在任者優勢的抓手。從最初的躊躇滿志到心灰意冷,面對國內危機束手無策的特朗普政府唯一的選擇只有向外“甩鍋”。

這也是今年以來特朗普政府對中國不斷極限施壓的政治根源。特別是在大選臨近時,美國更有理由將中國描繪成一個不可妥協的對手。

這在以蓬佩奧爲首的美國對華鷹派高層政客的一系列表態與行爲中已經體現的淋漓盡致。他們通過將中美之間的矛盾激化爲意識形態之爭或制度之爭從而至少在話語上切斷了與中國和解的可能性,最終試圖通過製造一種“新冷戰”的態勢將國內的矛盾完整地轉移到對中國崛起的恐懼與敵意上。

但從世界範圍來看,這種“新冷戰”能帶來的只有國際秩序的失範,這對於包括美國在內的每個國家來說都是不利的。國際社會對於“新冷戰”的憂慮已經在一些國家和地區造成了政治凌駕於經濟之上的狀況。事實上,這種不顧一切的選邊站在長遠來說並不利於全球經濟的復甦。

同樣對於美國來說,這種飲鴆止渴的錯誤做法不僅不利於美國國內矛盾的解決,而且只會讓其陷入更深的泥潭。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