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勞動力成本和外部經濟環境等因素影響,一些跨國企業最近兩年開始將部分勞動密集型產業從中國向東南亞轉移。東南亞相關國家顯然也在努力承接這些轉移。有外媒近日報道,原計劃今年1月上調最低工資的東南亞各國大部分都要收緊最低工資上調幅度。究其原因,主要是爲突出勞動力成本優勢。平心而論,東南亞各國提升產業競爭力的訴求可以理解,但通過壓低工資漲幅來實現這一目的,顯然是用錯了勁,甚至顯得力不從心。
產業競爭力比拼的不是某一兩個單項的優勢,而是綜合因素的體現,是整體優勢較量的結果。
現在東南亞國家在勞動力成本和稅負成本方面較之中國確實有了一定優勢。調查顯示,2018年中國勞動力成本爲807美元/月,已高於越南、馬來西亞和緬甸等東南亞國家。另外中國企業稅負比重也相對較高,企業稅費負擔與利潤比達60%以上,東南亞主要國家的這一數據明顯低於中國。而且,外資企業在東南亞國家投資一般都有2年至15年不等的免稅期,這對勞動力密集型企業吸引力很大。
但較之這些優勢,對產業競爭力更重要的因素在於基礎設施水平、勞動力素質和工作效率、制度軟環境等,而東南亞不少國家在這些方面短板突出。比如在鐵路、公路、水運、電力、飲水安全、寬帶普及率等方面,中國有着明顯好於東南亞國家的優勢,用電、用水和用地等方面成本,也低於大部分東南亞國家。
儘管東南亞國家青年勞動力人口總體優於中國,比如越南人口平均年齡只有29歲,70%人口都在35歲以下,吸引外資的人口結構優勢明顯,而且個別國家在特色職業教育和技術工人獲得上做得不錯,但總體的勞動力受教育程度、技術熟練程度以及工作時長等大都不及中國。特別是中國在行政部門效率、解決糾紛、法治環境等方面優勢明顯,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勞動力成本和稅負方面的劣勢。
綜合考慮這些因素,東南亞國家以人爲壓制工資增幅的方式控制勞動力成本、維持產業競爭力,顯然是情急之下的短線操作。吸引外資發展經濟,最終目的是改善民生,提高本國民衆收入和生活水平,而現在以犧牲工人收入增長來吸引外資,這有點本末倒置了。
一個無法逆轉的現實是,隨着更多外資企業進駐東南亞,相關國家工資水平必將水漲船高,它們的勞動力紅利早晚也會耗盡。因此,與其在調控工資增幅上搞短線操作,東南亞國家似乎更應把精力放在如何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和制度建設上,那樣纔是提升產業競爭力的長久之道。(作者是海南師範大學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院研究員)
(來源: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