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4月國民經濟:工業生產逐漸恢復,市場銷售呈改善勢頭

亞太日報

text

根據國家統計局5月15日公佈的數據,4月份,我國工業生產同比增速由降轉增,復工復產紮實推進,生產需求逐步好轉。投資活動呈現回暖態勢,市場銷售也呈現改善勢頭。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在評價4月份經濟運行情況時表示,4月份總體經濟延續了3月份以來恢復改善的勢頭。同時,指標的改善有一定補償性恢復的性質,1-4月份主要指標仍處在下降區間。對未來經濟走勢的判斷,她表示有底氣、有信心、有挑戰。

工業生產逐漸恢復,修復強度仍取決於內外需

4月份,工業生產同比增速由降轉增,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9%,3月份爲下降1.1%;環比增長2.27%。

3.png

高技術製造業和裝備製造業增長較快。4月份,高技術製造業同比增長10.5%,增速較上月加快1.6個百分點。其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製造業、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製造業分別增長25.7%、22.2%,增速大幅加快15個百分點以上。

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3%,上月爲下降3.6%。其中,汽車生產大幅回升,增長5.8%,而上月爲下降22.4%。

醫療防疫物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4月份,口罩產量同比增長12倍,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酒精產量增長50%以上。

工業生產逐漸恢復,主要原因是復工復產紮實推進。截至4月24日,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84.6%的企業已達到正常生產水平一半以上,較4月初上升4.1個百分點;60.8%的企業達到正常生產水平八成以上,較4月初上升9.6個百分點。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認爲,除復工復產進一步提高,4月工業增加值增速轉正一方面是因爲消費券發放、刺激汽車消費政策使得4月國內需求得到一定修復。另一方面,雖然海外需求下滑,但4月海外供給能力受疫情影響受損嚴重,仍需國內出口工業產品彌補海外缺失的供給,尤其是與疫情防控相關的醫療產品。

“4月的工業改善根本上是基建先行的結果,而非趕生產的結果。”經濟學家鄧海清表示。1-4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36824億元,同比下降10.3%,降幅比1-3月收窄5.8個百分點;4月份環比增長6.19%。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同比下降11.8%,降幅比1-3月收窄7.9個百分點。

2.png

鄧海清表示,基建投資增速的回升,以及汽車產銷量的回升,表明最終需求確實在回升,而不是生產空轉。

對於未來工業生產趨勢,李超認爲,5月工業生產將進一步改善,但修復強度仍然取決於內需與外需。內需方面,一是在於持續性,短期靠消費政策刺激,中期看穩就業成效,穩就業才能穩收入,穩收入才能穩消費。二是餐飲等受疫情防控要求影響較大的線下消費場景仍有待進一步修復。

外需方面不確定性更大。海外疫情仍在蔓延,海外復工復產未充分推進,外貿企業的訂單需求將承壓,可能給相關上下游產業鏈的生產帶來負面衝擊。

汽車類商品銷售明顯改善,消費報復性反彈概率較小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央和地方密集出臺減稅降費、穩定和促進汽車消費以及發放消費券等多項政策措施拉動消費。

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名義下降7.5%,降幅比3月份收窄8.3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9.1%,收窄9個百分點。

1.png

中泰宏觀首席分析師樑中華認爲,消費降幅有所收窄,體現的是各類經濟活動逐漸恢復正常,但增速仍然爲負,意味着並沒有所謂的報復性增長。

從結構上來看,4月份基本的生活類商品保持較快增長,糧油食品類的銷售、飲料類的銷售都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和飲料類同比分別增長18.2%和12.9%。

消費升級類的商品保持了加快增長勢頭,通訊器材類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速也有所加快。4月份,通訊器材類和文化辦公用品類分別增長12.2%和6.5%,比3月份分別加快5.7和0.4個百分點。

此外,汽車類商品銷售明顯改善,極大提振4月消費修復。4月份,限額以上單位汽車類商品零售額與上年同月基本持平,而3月份爲同比下降18.1%。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4月份乘用車綜合銷售量同比下降5.5%,降幅比3月份大幅收窄34.5個百分點。

李超表示,4月汽車銷量實現了2018年7月以來的首次同比正增長。乘用車的修復一方面源於4S店復工率提升,疫情期間壓抑購車需求得到集中釋放;另一方面隨着疫情防控取得顯著成效,購車需求逐漸迴歸正常化。

4月餐飲收入2307億元,同比下降31.1%,線下服務類消費有待進一步修復。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表示,當前生產端的恢復略快於消費端,這和疫情衝擊的特點有關係,很多聚集性的消費、接觸性的消費,以及以此爲特點的服務,確實還需要一個恢復過程。

劉愛華認爲,短期來看,隨着復工復產的逐步推進,生產生活秩序的逐步迴歸,消費的環境在逐步改善;長期來看,消費復甦的勢頭也是有條件得到持續的。

“二季度的消費數據有望持續改善。”不過,李超也提到,消費具有顯著的順週期性,一季度企業利潤下降及失業率上升等因素將滯後反映在居民工資性收入中,二季度疫情的衝擊將逐步轉向居民消費能力和消費意願,消費報復性反彈的概率較小,後續消費的修復過程將呈現漸進式節奏。

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略有上升,就業壓力仍較大

4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爲6.0%,比3月份上升0.1個百分點。3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爲5.9%,2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爲6.2%。

從城鎮調查失業率的變化來看,月度之間調查失業率變化較小,但目前就業壓力仍然較大。1-4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354萬人,與上年同期相比少增105萬人,就業規模在縮小。

農民工、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羣體就業壓力也較大。劉愛華提到,4月末外出農民工規模已恢復到往年九成左右,但離正常水平仍有距離。

此外,今年有874萬高校畢業生進入就業市場。李超預測,三季度失業率或再次衝高。“4月份復工率已顯著提高的情況下,調查失業率仍處於歷史高位,證明用工需求的改善出現了一定瓶頸,下一步仍需要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創造更多就業崗位。”

李超提到,加大逆週期政策調節力度,一是要進一步加大基建投資力度,通過重大工程項目解決農民工就業;二是進一步放開限制並刺激消費,發揮服務業吸納就業人員的能力。

4月17日,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提“六保”,保居民就業是首要任務。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表示,雖然受疫情影響年初以來全國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同比明顯減少,但是全年新增就業目標不應該下降,建議仍然設定在1100萬。

爲了完成保就業目標,唐建偉提出,除加大基建投資力度、推動消費恢復外,還要加快落實各項財政金融優惠幫扶政策,着力助企紓困,提高中小企業生存和發展能力,促進企業吸納就業的能力不降低。

在對今年全年經濟增長預判時,劉愛華同樣強調,還是要發揮好自身優勢,釋放出自身潛力,積極應對目前所面臨的風險挑戰,幫助企業主體一起應對眼下遇到的困難,推動中國經濟全面迴歸正常軌道。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