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美國時代”的中東,向東探尋發展之路

APD NEWS

text

海灣國家領導人們開始越來越多地公開談論“後美國時代”的中東,他們將在沒有主要安全擔保國美國的情況下,開闢屬於自己的新道路——近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在報道中指出。

  讓CNN尤爲關注的是,美國的傳統盟友沙特阿拉伯也加入了這樣的討論,甚至轉向東方探尋發展之路。

中東地區進入“新時代”

  幾十年來,海灣阿拉伯國家一直與美國的外交政策步調一致,但在過去一年裏,他們似乎加強了“獨立想法”的政策——尤其是在烏克蘭危機發生後,海灣國家領導人明確表示,與俄羅斯的關係不會受到影響。CNN在報道中如是指出。而其中一個不再完全跟隨美國的國家,就是沙特。

  長期以來,美沙關係一直以“石油換安全”爲基礎。沙特是美國在中東重要的戰略支點,而美國則充當沙特主要的安全保障,向其出售了大量軍火。

  兩國關係在不成文的協議約束下,經受住了阿拉伯石油禁運事件、兩次海灣戰爭以及“9·11”恐怖襲擊的考驗。期間,美國曆經15任總統,沙特歷經七位國王。而今,這一協議似乎正在破裂。

  今年7月,曾在大選期間就卡舒吉遇害事件多次批評沙特人權記錄的美國總統拜登,轉變態度親赴中東,與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會面碰拳,希望獲得增產石油的承諾,未料白跑一趟。

  與此同時,“歐佩克+”不顧美國反對,堅持減產決定。沙特能源大臣薩勒曼表示,在這場石油供應爭端中,沙特決定做“更成熟的人,讓風險下降”。

美國和沙特何以漸行漸遠?

  有分析認爲,這與美國政府中東政策混亂,在石油、安全合作等方面損害了沙特等傳統盟友的利益,不無關係。近年來,美國打着“反恐”旗號在全球發動戰爭,毀壞阿富汗、攪亂伊拉克,儘管戰略收縮,但給中東地區留下無數爛攤子。

  而拜登在“馴服”海灣石油政策方面遇到的困境,也反映了美國在處理與中東主要盟友關係方面所面臨的更大困境。

  卡塔爾半島電視臺指出,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大幅減弱,甚至已無法推動其盟友在地區和國際問題上採取支持它的政策,從而預示着“中東地區已進入一個與以往階段完全不同的新時代”。

向東探尋發展之路

  一系列地區動態表明,對於海灣阿拉伯國家來說,美國仍是重要戰略伙伴,但其自身的戰略自主性正逐漸增強。

  烏克蘭危機爆發後,儘管遭美西方催促增產,但沙特、阿聯酋等國對此反應並不積極。沙特政治分析人士蘇萊曼·阿基裏指出,與俄交惡並不符合海灣國家的利益,他們將繼續保持相對中立的立場。

  隨着地緣政治變化,海灣阿拉伯國家也正向東探尋發展之路。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峯會、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峯會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舉行。一名阿拉伯高級外交官認爲,此次峯會將成爲中阿關係史上的“里程碑”。

  數據顯示,沙特是中國在中東地區的最大貿易伙伴,也是中國最大原油供應國,中國則穩居沙特第一大貿易伙伴。中沙雙邊貿易額2021年達到873.1億美元,同比增長30.1%。

  對此,沙特分析師阿里·施哈比表示,“沙特已經認識到,不能一直依賴美國提供支持。沙特必須圍繞這一現實展開工作,在日益多極化的世界中發展多種關鍵關係。這是一個幾年前就開始的進程,且不可逆轉。”

  正如卡塔爾半島電視臺所評論,海灣國家領導人正努力讓自己更獨立於華盛頓,以實現能源、技術和安全方面夥伴關係的多元化,從而表現出更多能動性。

  中東,已不再是任由美國告知其盟友該做什麼,或者不該做什麼的地區了。

(來源: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