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抗疫最前線的中國醫學生:我現在24小時待命

APD NEWS

text

即將到來的4月,李嵐原本要迎來籌備已久的婚禮,同未婚夫步入人生的下一站。以北威州爲“震中”暴發至全德國的新冠肺炎疫情,徹底改變了這一切。

如今,李嵐和她所供職的北威州杜伊斯堡下萊茵福音醫院全體醫護人員一道,正“全副武裝”地爲一兩週內隨時可能降臨在德國的疫情高峯作好準備。

李嵐博士畢業於杜塞爾多夫大學,不久前入職杜伊斯堡的這家大型綜合性醫院,成爲一名神經外科醫生。

2月25日,以北威州海因斯貝格縣一場狂歡節爲開端,北威州迅速成爲德國疫情最嚴重的地區。截至當地時間3月28日,北威州內共出現12744例病例,較前日新增727例,死亡病例累計105例。據德國“時代在線”報道,截至28日22時許,全德共確診56517例。

“德國疫情暴發以後能感受到醫院做了很多應急措施。本來作爲神經外科醫生,我是不需要照顧新冠肺炎患者的,但在疫情模式下,其他科室醫生在值班時也會輪流去照顧這部分患者。”談及令外界矚目的德國“超低死亡率”,李嵐認爲,從她的觀察來看,德國醫院的確做了很充分的準備工作:“針對政府的號召,醫院對所有該做和該執行的措施都進行了落實。”

當地時間3月25日,德國希勒斯海姆,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將市政大廳改建爲醫療中心用於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患者。圖爲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在安裝醫療中心隔間的牆面。

據介紹,李嵐所在的醫院作爲新冠指定檢測醫院,已設置了新冠病人隔離區,所有來排查的疑似人員有一個專門的通道,預防交叉感染;同時已取消所有門診,能夠擇期改時間的手術也都通知病人取消,現在僅開展外傷搶救等手術。

對於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據李嵐介紹,80%以上是非常輕的症狀或者沒有症狀,有症狀或者需要住院以治療呼吸困難的病人中,只有三分之一是需要重症監護或者呼吸機的。

在李嵐看來,德國的醫療體系在歐洲國家中屬於“非常強有力”者之一,尤其是配備了非常多的重症監護牀位和呼吸機,這也是一直到現在仍可將死亡率控制在百分之一以下的原因。“醫院的狀況沒有這麼緊張,甚至已經開始治療周邊法國和意大利的病人。”

但情勢遠沒有到讓人足夠樂觀的時候。德國聯邦衛生部長施潘日前警告稱,現在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我們的分析是,德國疫情發展與意大利差了一週到一週半的時間,因此德國疫情可能在這個週末到下一週就會到高峯期,我們在醫院全體等待着這樣一個時間節點,這也是我們每天待命的原因。”李嵐說,按照醫院應急小組要求,她的手機目前已經必須24小時都能接通,“我現在是隨時處於待命狀態。”

李嵐的另一個身份是杜塞爾多夫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主席。就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電話採訪的同時,她還抽空下樓去見了兩位來自中國駐杜塞爾多夫總領館的工作人員,他們帶來了使領館發放給領區留學生和學者們的口罩等防疫物資。

“總領館從疫情暴發以後一直都在我們身邊,隨時跟我們聯繫,同學們如果不幸感染或者需要幫助的可以隨時和總領館聯繫,駐德使領館也從國內協調了一批抗疫物資,發放給北威州20多個學聯。”李嵐說,駐德使館教育處隨時通過微信公衆號等形式發佈重要信息,給同學們解疑釋惑,總領館還建立了疫情預防的微信羣,提供各種支持,“讓我們感到祖國隨時在身邊。”

“國內同胞打上半場,外國朋友打下半場,海外華人打滿全場。”對於網上流傳甚廣的這一“段子”,李嵐頗爲感同身受。據她介紹,在國內疫情暴發後,北威州和全德國的學聯、校友會都積極募集善款和物資,爲祖國抗疫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援。

而當歐洲成爲這場疫情的“震中”,衆多中國籍醫學生也活躍在了德國抗疫的最前線。據瞭解,已有在波恩做博士研究的中國學者報名作爲志願者前去支援德國醫療機構。而德國華人醫師協會亦有多位成員投入到德國抗“疫”中。李嵐說,近日還有當地華人、中德“一帶一路”貿易促進總會會長宗川海主動提出捐贈五千個口罩給她所在的醫院。

冬去春來,德國已是櫻花盛開的時節,但對李嵐來說,一場硬仗纔剛剛開始。

“我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疫情早日結束。”李嵐說,爲了避免交叉感染,自己和同爲醫生的未婚夫已經很久沒有相見了,她現在也很想念自己的朋友們,“希望大家都早日回到自己正常的生活,最想看到老爺爺老奶奶們又能在外散步。”

(來源:環球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