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暫緩上市、陸金所跌逾8%,網絡小貸新規引發行業重估?

亞太日報

text

11月3日晚間,上海證券交易所發佈關於暫緩螞蟻集團科創板上市的決定,其中提到“金融科技監管環境發生變化”。當晚,在美股上市的互金概念股一度大跌,其中陸金所收跌逾8%。

11月2日晚間,銀保監會、中國人民銀行就《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稱《辦法》)公開徵求意見,這或許就是“金融科技監管環境發生變化”的其中一項。

美東時間11月3日,美股開盤後,中國互金概念股出現大幅下跌,陸金所(NYSE:LU)一度跌幅達到14.13%,樂信(NASDAQ:LX)跌達12.96%,360數科(NASDAQ:QFIN)跌達10.05%,信也科技集團(NYSE:FINV)跌達6.4%,但隨後股價又有所反彈。截至收盤,陸金所收報12.66美元,下跌8.26%;信也科技集團收報2美元,下跌1.48%;樂信收報7.13美元,下跌3.78%;360數科收報10.49美元,下跌2.42%;嘉銀金科(NASDAQ:JFIN)收報2.73美元,下跌1.44%。

3.jpg

美東時間11月3日陸金所股價走勢

2.jpg

美東時間11月3日360數科股價走勢

1.jpg

美東時間11月3日樂信股價走勢

與之相對的是,同日美股三大股指集體上漲,納斯達克指數收報124.91美元,上漲1.40%;道瓊斯指數收報27480.03美元,上漲2.06%;納斯達克指數收報11160.57美元,上漲1.85%。

對於《辦法》的出臺,一位互金行業的從業人士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這意味着網絡小貸業務開始強監管,且監管要求開始參照消費金融牌照等傳統金融機構。”

《辦法》將絕大部分網絡小貸公司的經營範圍限制在了註冊地所屬省級行政區域,只有“極個別”網絡小貸公司在經過銀保監會批准後可以跨省經營,並且將直接由銀保監會負責監督管理和風險處置;《辦法》提高了網絡小貸公司註冊資本門檻至10億元,跨省經營的網絡小貸公司註冊資本則不低於50億元;更重要的,《辦法》要求網絡小貸在開展聯合貸款業務時單筆出資比例不得低於30%,由此限制了網絡小貸公司通過聯合貸款可以放大的貸款規模。

目前,在美上市的互金概念股一般都開展有助貸或聯合貸款業務。

中倫律師事務所律師劉新宇對澎湃新聞表示,《辦法》對助貸業務談不上有特別的限制,提到的核心業務不得外包、不得引導借款人多頭借貸等要求也都和已有的規定保持一致。

一位助貸行業的從業人士認爲,其助貸沒有用到小貸牌照,《辦法》是小貸公司去開展助貸業務所受的限制,對非使用小貸這個牌照開展助貸業務是沒有什麼影響的。

上述互金行業的從業人士也表示:“對於完全不涉及到出資的純助貸業務的監管限制主要還是落實在對互聯網貸款業務的監管上,更多的是通過《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來監管銀行、消費金融公司這樣的助貸業務資方,來對於助貸進行監管。”

不過,《辦法》或將對聯合貸款產生巨大影響。

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對澎湃新聞表示,《辦法》會對聯合貸款市場會形成直接衝擊,預計聯合貸款的規模將會產生大幅下降。她還認爲,網絡小貸牌照將淪爲雞肋。

有一位業內人士向澎湃新聞透露:“聽說浙江地區很多城商行和農商行已經接到監管的口頭指導,要控制助貸和聯合貸的存量規模。”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