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自主國防之路註定充滿坎坷

亞太日報

text

8月10日,韓國國防部發布了“2021-2025年國防中期規劃”。規劃透露,未來5年韓國的軍費總額將達300.7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7656萬億元),年均增幅爲6.1%。與此同時,韓國將正式開建可搭載F-35B戰機的3萬噸級輕型航母,計劃建造4000噸級彈道導彈核潛艇以及開發國產“鐵穹”攔截系統等。韓國的這份軍備計劃可謂雄心勃勃,但受內外複雜因素影響,未來仍然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韓國國防部公佈的新版國防中期規劃,着重在於應對當前及未來韓國的戰略環境變化和安全威脅,重點在於進一步增強情報偵察能力、精確打擊能力和導彈探測攔截能力。

在偵察監視能力建設方面,韓軍將構建對包括防空識別區在內的朝鮮半島全境進行全天候監控的空中信號收集系統,大幅提升對影像、信號情報的偵察蒐集能力。在發展多用途衛星、“全球鷹”無人偵察機和有人偵察機基礎上,研發部署軍事偵察衛星和國產無人偵察機。

7月20日,韓國首顆軍事通信衛星“阿納斯-II”號在美國發射升空。韓國國防部決定,從2020年代中期開始陸續發射可探測地面上1米大小目標的小型偵察衛星。在2025年前,開始投入使用軍事偵察衛星以及國產“白頭”RC-800無人偵察機,與從美國引進的“全球鷹”無人偵察機組合,增強信號情報偵察能力,消除監視死角地帶。

在精確打擊能力建設方面,根據今年上半年新簽訂的《韓美導彈指南》,美國解除了對運載火箭固體燃料的使用限制,韓國獲准研發射程800公里、彈頭重量500公斤、使用固體燃料的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在突破了導彈射程、彈頭重量、燃料推進劑方面的限制後,韓國計劃大幅增加導彈數量,謀求在精確度、突防力、破壞力、多樣化投送能力方面有較大提升。8月初,韓國進行了“玄武-4”彈道導彈的測試發射,該導彈是目前韓國自主研發的最先進的彈道導彈。不過,韓國軍方並未公開參數等詳情。

在防空反導能力建設方面,韓國國防部計劃進一步鞏固導彈探測及攔截體系。目前,韓國已部署有“愛國者”“薩德”以及自主研發的用於中低層攔截的M-SAM、L-SAM導彈。韓國國防部計劃引進彈道導彈預警雷達、“宙斯盾”驅逐艦雷達,將導彈探測能力增加1倍。並追加部署“愛國者”-3導彈和改良版“鐵鷹”-Ⅱ導彈,將彈道導彈攔截能力提升1倍。

針對朝鮮前沿部署的多管火箭炮,韓軍目前缺乏有效的應對手段。韓國國防部決定在未來5年內開始研發國產遠程火炮攔截系統,以應對首爾“首都圈”和核心重要設施面臨的遠程火炮威脅。這種在設計和性能上類似於以色列“鐵穹”系統的遠程火炮攔截系統,預計將在2025年後投入使用。

韓國新的國防中期規劃公佈了一系列重大軍事裝備項目,其中最引人關注的就是正式啓動3萬噸級輕型航母設計建造。這種可搭載F-35B戰機的3萬噸級輕型航母,將在今年下半年完成概念論證,明年年初開始基礎設計,計劃2030年年初服役。

韓國“2021-2025年國防中期規劃”中還包括了4000噸級潛艇的建造方案。韓國國防部表示,計劃到本世紀30年代初部署9艘3000-4000噸級潛艇。首艘3000噸級潛艇“島山安昌浩”號已於2018年下水,並將於2022年正式部署。首批6艘潛艇決定使用柴油發動機和燃料電池的常規推進方式,4000噸級的第7至9艘潛艇的推進方式尚未確定。韓國國防部官員暗示,計劃在未來5年內推出的4000噸級彈道導彈潛艇,可能採用核反應堆爲其提供動力。

“2021-2025年國防中期規劃”還提出,將建立自主的韓國型全球定位系統。韓軍將積極利用第四次產業革命核心技術,推進武器裝備更新換代,大幅增加戰略預警、網絡作戰和太空部隊等新型作戰力量。

韓國國防中期規劃是對未來5年韓軍建設發展作出的戰略規劃。通過規劃的內容,可以強烈感受到韓國近年來強化建設“獨立軍事力量的決心”,透露出韓國推進自主國防的心心念念。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要加快實現自主國防,韓軍的首要任務是儘快具備從美軍手中收回戰時作戰指揮權的各項條件。

上世紀50年代初以來,韓軍的指揮權長期由駐韓美軍掌握。1994年,韓國收回平期指揮權,但戰時指揮權仍在美軍手中。2017年,文在寅政府上臺後,戰時作戰指揮權移交問題重新被提上議事日程。2018年10月,韓美兩國國防部長簽署軍事“同盟指導原則”文件,確認韓國未來將接替美國,負責領導兩國軍事聯合指揮部,開始爲移交戰時作戰指揮權鋪路。

近年來,韓美一直在協商推進戰時作戰指揮權移交後兩軍聯合指揮體制、韓美聯合司令部構建等事宜。根據韓美達成的協議,實現戰時作戰指揮權移交,應滿足韓軍具備主導聯合作戰能力、韓國能夠應對核導彈襲擊、朝鮮半島及地區安全環境有利等三大條件,移交時間爲2025年左右。由於2019年已經完成第一階段評估,如果2020年和2021年能順利完成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評估,就意味着韓方有望在2022年收回戰時作戰指揮權。

8月28日,韓美今年首場戰區級指揮所聯合演習落下帷幕。韓軍原計劃在此次聯合演習中完成未來聯軍司令部指揮體制下的“完全作戰能力”評估工作,但美軍以疫情下難以調遣兵力、演習規模縮水爲由對評估工作持消極態度。如果2020年無法完成完全作戰能力評估,韓國收回戰時作戰指揮權的計劃可能再次延期。

新的國防中期規劃表明,韓國爲儘快收回戰時作戰指揮權的努力一直未曾停歇。韓國已經成爲能夠在主要領域製造尖端軍事裝備的極少數國家之一,其先進的國防工業足以爲韓軍培育出“鋒利的牙齒”。

不過,韓國在美國面前主權有限是一個公開的祕密。韓國長期身處美國安全保護傘下,併購買大量美製武器。如果美國拒絕提供“全球鷹”、E-8C偵察機、F-35B戰鬥機等高科技裝備,韓國短期內很難彌補這些能力短板。

韓國在接受美國提供安全便利的同時,可能被其納入印太戰略整體佈局,甚至被迫“選邊站隊”,喪失戰略自主性。韓國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國防,勢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從這個意義上來看,韓國未來5年的軍力發展計劃很可能將使地區安全環境更趨複雜,從而使韓國自身安全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鐵流)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