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0個月全國使用外資增6.4%,外企在華投資仍在“加碼”

亞太日報

text

11月16日,星巴克中國咖啡創新產業園在蘇州崑山正式動工。在當天的開工儀式上,星巴克宣佈將繼續追加項目總投資至1.56億美元(約合11億元人民幣)。

這是繼今年3月,星巴克宣佈啓動這項美國之外最大的生產性戰略投資後的又一突破性進展,也成爲外資企業持續深耕中國、信心不斷增強的例證。

根據商務部16日公佈的外資數據,今年1~10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8006.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4%(摺合1150.9億美元,同比增長3.9%;不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下同),增幅比1~9月提高1.2個百分點,延續了穩中向好態勢。

從單月情況看,10月當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818.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3%(摺合118.3億美元,同比增長18.4%),連續7個月實現同比增長。

分行業看,1~10月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6257.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6.2%,佔全國實際使用外資78.2%;高技術服務業同比增長27.8%,其中電子商務服務、專業技術服務、研發與設計服務、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同比分別增長44.3%、77.9%、82.1%、43.6%。

作爲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和調整產業結構的重要支撐,外資的作用持續增強。

商務部數據顯示,“十三五”時期(2016~2020年),外資企業繳納稅收總額11.4萬億元人民幣,佔全國稅收比重達19.3%;拉動城鎮就業4000萬人左右。

近日發佈的《中國外資統計公報2020》還稱,“十三五”時期,中國預計吸引外資總規模可達6900億美元左右,年均引資規模較“十二五”時期增加100多億美元。

微信圖片_20201117105733.jpg

商務部外資司司長宗長青表示,2016~2019年我國吸收外資總量達5496億美元,年均增長1%,2017~2019年我國連續三年位居全球第二大引資國。在跨境資本流動大幅收縮的國際背景下,中國吸收外資佔全球FDI(外國直接投資)比重由2015年的6.6%提升至2019年的9.2%,今年有望繼續穩中趨升。

在全球疫情下如期舉辦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博會(下稱“進博會”),也在釋放溢出效應,見證外資持續加碼。

全球知名生物製藥企業阿斯利康就在進博會期間宣佈進一步加大在中國的投資佈局,在北京、廣州、無錫、杭州和成都分別建立區域總部,並把全球的第四個研發中心設在了上海。

微信圖片_20201117105719.png

進博會期間,匯豐銀行面向全球11個海外市場1100家企業進行的調查顯示,雖然過去一年大量企業被迫縮減國際業務、聚焦本土發展,但他們對中國市場的增長前景依然樂觀。其中,四分之三的企業計劃未來兩年增加中國供應鏈的比例,有超過四成企業計劃把中國供應鏈的比例增加10%以上。以美國企業爲例,計劃增加中國供應鏈的受訪美企高達70%,更有五分之一的美企計劃未來兩年增加20%甚至更多。

受訪企業認爲,增加中國供應鏈佈局的動力包括中國數字化的機遇、新品上市的速度、消費需求的不斷增長、整體供應鏈成本的下降以及供應鏈穩定性提升等。

在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調查也稱,海外企業預計中國未來兩年增長最快的前幾大領域爲高科技產品和服務、消費電子和電器以及醫療設備和醫療保健產品。

瑞典企業醫科達全球執行副總裁、中國區總裁龔安明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醫科達在參加首屆進博會後,就在中國成立了兩家新公司,對研發、生產、培訓、市場銷售和服務等環節進行了整合,以服務中國市場。近年來,醫科達持續加大在中國的資金投入和生產力度,服務本地的同時也向全球120多個國家供應。

目前,該公司不僅在中國建立了歐洲之外最大的放療設備生產基地,而且還新增多條生產線,成爲了目前國內最大的直線加速器生產工廠。

(來源: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