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訪問,開闢中緬關係新篇章

亞太日報

text

應緬甸總統溫敏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1月17日至18日對緬甸進行國事訪問。這是習近平主席今年首次出訪,也是中國國家主席時隔19年後再度訪問緬甸。恰逢中緬建交70週年,習主席此訪對中緬關係發展具有承前啓後、繼往開來的重大特殊意義。

中緬這70年交往,始終堅持踐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緬甸在不同社會制度國家中第一個承認新中國。後來,中國和緬甸都曾在國家發展道路上幾經波折,但中緬關係卻呈現出了難能可貴的穩定性。這關鍵在於中緬總體上做到了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中緬關係因此才能夠超越社會制度的不同、國家大小的差別等等複雜因素往前走。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上世紀60年代,中緬就率先解決邊界問題,爲兩國關係的進一步發展掃清一個大障礙。

今天,中緬關係又站在新的起點上。對緬甸來說,確保政治穩定,儘快實現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的目標變得日益迫切。經過這麼多年的磕磕絆絆、期待和失望,越來越多的緬甸人認識到,中國纔是有能力並且有意願幫助緬甸的大國。現在緬甸可謂百廢待興,而中國在民生髮展方面有豐富的資源和經驗,中緬合作潛力巨大。中緬兩國需要克服各種內外干擾,盡最大努力將潛力變成互利共贏的現實。

緬甸在2011年開始民主改革。2016年,昂山素季率領民盟在選舉中獲勝,吳廷覺成爲54年來緬甸第一位民選產生、且沒有軍方背景的總統。整個轉型過程及政權交接都沒有發生大的動盪。這挺了不起的。但接下來緬甸面對的各種挑戰仍是相當嚴峻的。

民盟上臺之初,國際上有種觀點認爲,完成民主轉型的緬甸將疏遠中國,和西方建立更密切的關係。不可否認,當時確實有這方面的跡象。緬甸政治、經濟、社會等領域的改革聘請了很多西方顧問,中方投資的幾個項目受到影響。但與中緬關係經受住了考驗不同的是,緬西 “親密關係”很快破碎。

羅興亞人問題令緬西關係再度降至冰點。在經濟合作方面,西方世界也讓緬甸感到失望。緬方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1月(從1988年開始統計),緬甸共吸引外資829億美元,西方國家對緬甸的投資較少:美國投資共計5.3億美元,英國(曾是緬甸殖民宗主國)45.5億美元,法國5.5億美元。而中國長期保持緬甸第一大貿易伙伴和最重要投資來源國地位,2019年前11個月,中緬雙邊貿易額達168億美元。這個鮮明對比自然會引起緬甸人的反思。

中國一直視緬甸爲朋友,真誠希望緬甸能早日擺脫貧困繁榮起來。對緬甸改善與西方的關係,中國人也始終抱着坦然的態度。中緬關係是靠紮紮實實的互利共贏合作撐起來的,它沒那麼脆弱。眼下,中緬經濟走廊是“一帶一路”合作的重大規劃,緬甸對此態度積極,中緬需要形成合力,將它打造成長久造福兩國和兩國人民的典範工程。

習近平主席的訪問,是緬甸人民早就盼望的。這次訪問必將開闢中緬關係的新篇章。

(來源:環球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