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專精特新”企業隊伍再擴容 資本市場多緯度助力做大做優做強

APD NEWS

text

6月27日,在第十八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和第二屆中小企業國際合作高峯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部長金壯龍通過視頻致辭表示,支持“專精特新”發展。積極分享優質企業培育發展經驗,支持中小企業聚焦主業、精耕細作,不斷增強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我國依靠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營造兼具包容性創新性的市場環境,持續促進科技引領實業、助力產業升級發展,培育壯大了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6月26日,工信部披露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5月底,已累計有1420多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A股上市,佔A股上市企業總數的27%。2023年前5個月新上市的企業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佔56%,成爲上市主力軍。

  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董忠雲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通過設置多元包容的發行上市條件,滿足了不同類型、不同發展階段的“專精特新”企業融資需求,進而支持科技創新,助力企業做優做強,爲我國核心產業鏈補短板、填補空白提供有力支撐。同時,通過提供再融資、併購重組以及股權激勵等,進一步健全企業內部管理,爲企業發展注入持久活力。

  暢通融資渠道爲企業引入優質資本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是增強經濟韌性、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的關鍵主體,也是激發創新活力、完善產業生態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小企業受限於規模較小、資產較少、經營波動性大等因素,不易獲得金融資源青睞,長期以來存在較大融資缺口。

  在此背景下,孵化“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成爲我國資本市場重要目標之一。作爲資本市場服務中小企業的前沿陣地——新三板,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掛牌融資。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目前,新三板已涌現出696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科創板、創業板和北交所更是爲衆多科技企業、創業企業和中小企業上市融資提供了支撐,進而實現了科技、資本和實體經濟間的良性循環。

  爲進一步優化“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融資環境,多層次資本市場制度優化步履不停,持續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例如,2月份,全國股轉公司發佈《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股票掛牌規則》,構建了“1+5”的多元化財務標準體系,以滿足後備掛牌企業、各地“專精特新”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的掛牌需求;全面註冊制實施後,創業板第三套上市財務標準——“預計市值不低於5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3億元”正式啓用,爲符合條件的未盈利企業拓寬上市渠道。

  “全面實行註冊制拓寬了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國家根據中小企業的特點,設立了綠色通道,進一步爲中小企業引入優質資本。”

  可通過併購重組實現跨越式發展

  資本市場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支持遠不僅僅侷限於提供多元化的融資渠道。

  “資本市場提供了一個公開、透明、規範的交易平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可以通過併購交易實現企業的擴張和重組。”在Co-Found智庫金融行業研究負責人聶清雲看來,併購重組也是“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集合優勢資源、促進產業升級的有力抓手。

  陳靂表示,併購重組後,中小企業抗風險能力進一步加強,不僅僅是引資層面,同時還可以通過產業上下游的重組補短板以及併購同業方式快速做大,最終達到高質量發展目的。

  廣西大學副校長、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認爲,中小企業要勇於藉助資本市場開展併購重組,實現跨越式發展。在這過程中,資本市場可以爲中小企業提供充沛的資本支持。

  談及資本市場如何進一步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董忠雲建議,一方面,持續優化再融資和併購重組制度,繼續放寬配套融資等方面的限制,支持“專精特新”企業進行產業鏈上下游整合;另一方面,繼續優化簡易程序定增,在高效快速的基礎上增加覆蓋範圍,放開規模限制,提升“專精特新”企業再融資效率。

(來源:中新網)